發布時間:2022-05-14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接入網技術還是比較常用的,于是我研究了一下接入網技術的全面知識,讓大家對接入網技術有一個更加深刻的了解,在這里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用。 一 用戶類型 現在的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例如:居民用戶也開始需要數據通信能力,隨著有物業管理的居民小區的出現,居民用戶也可能具有集團性質等。但是,仍有一些性質上的不同,使得我們在現階段仍要區分這兩種用戶。 二 電信接入網 雖然電話是電信部門的主要傳統業務,但是現在其它各種業務,特別是因特網和多媒體業務的迅速發展,使用戶需要的帶寬迅速增加,因此,使用基于光纖的新一代接入網技術就是一種必然了。傳統的電話交換機中,大部分空間被用戶線路模塊所占用;使用接入網技術后,這一部分空間(達50%以上)基本可以省去。目前,在國內許多城市,電信部門都已經敷設了大量的光纜,用這些光纜替代雙絞線,不僅提高通信質量,而且降低敷設和管理的復雜程度。 電信接入網采用環形的光纖網,光纖接入節點可能一直延伸到大樓的內部,雙絞線只是樓內的短短一截。在這種情況,傳送10Mb/s甚至以上的數字信號已經無困難。 三 電纜電視 目前,電視電纜上傳送的主要是模擬的電視信號,傳送信號的總帶寬可從幾百兆赫到1GHz。每路電視信號大約占用6MHz帶寬。因此,幾十路電視信號之外,還可有相當帶寬用于其它業務。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其它業務往往是雙向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多個用戶復用同一條電纜的問題。考慮了這些問題之后,每個用戶的帶寬也就有限了。為了增加帶寬,應當使電纜盡量短。為此,最常見的辦法也是使用光纖環,這樣最終差別可能只是在最后的幾十米內了。 四 以太網 五 “三網合一”? 在現在的電話線上可以提供數據通信業務和交互電視業務;在現在的電視電纜上也能夠提供數據通信業務和電話業務;在現在的局域網上也能夠提供電話通信業務和視頻服務業務。在電話線上提供數據業務,可以使用Modem,速率達到56kb/s,也可以使用xDSL技術,達到每秒幾兆甚至十兆比特以上。在這個速率,提供1路甚至更多的電視信號已經沒有問題;但是,像廣播電視系統那樣,同時傳送數十個頻道的節目給用戶,則非電話線路上所能作到。 在電視電纜上使用CableModem能夠提供電話和數據通信能力。但是,在提供電話業務時,不能像電話系統那樣做到在無電力供應的情況下保持通信能力,而這在許多情況下都是十分重要的;同時,在提供數據通信能力時,由于是許多用戶共用一條電纜,能夠提供的帶寬并沒有電話網絡那么大。這后一點,可能和人們通常的感覺正好相反。 至于局域網,提供電話通信能力和視頻服務能力則是依賴于IP技術。它既不能像廣播電視系統那樣提供幾十個頻道的電視節目,也不能像電話系統那樣提供不供電條件下的電話通信能力。以上粗淺分析了目前主要的3種接入方式。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商業利益的驅使,它們正在互相滲透,但是,到目前為止,仍然是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將來的發展,可能是其中的一種取代了其它各種;可能是各種繼續并存;也可能是產生了新的更好的綜合接入方式。然而,現在下一個肯定的結論則恐怕為時過早。 六 因特網接入網技術和因特網服務 3種基本的通信方式,各有各的特點。 七 ATM技術 1.集團用戶的專線服務 2.居民用戶 3.專業用戶 八 結束語 同時,技術在迅速地發展,今天的技術不同于昨天的技術,明天的技術也不同于今天的技術。從需求出發,選擇現實的,而不是永恒的技術方案,這才是比較可行的發展道路。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上一篇:對于ATM接入常用方法介紹
下一篇:寬帶接入網技術仍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