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12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接入網技術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這里我們主要介紹接入網技術發展的動力,包括介紹社會需求、光纖接入網技術等方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二十世紀的最后二十年,是電信網長足發展最輝煌的時期。電信網中的交換網和傳輸網都先后完成了從模擬到數字的過渡,從交換節點到交換節點的信息高速公路可以說已基本建成。但是,用戶終端與交換節點之間,仍由傳統的用戶環路連接著。這些用戶環路是整個電信網的末梢神經,它好比“羊腸小道”,大大限制著用戶終端與交換節點之間的信息傳輸速率,成為整個電信網的“瓶頸”。要建成從用戶到用戶的信息高速公路,必須拓寬用戶終端與交換節點之間的“羊腸小道”,擊破電信網中的“瓶頸”。 最近幾年,擊破電信網“瓶頸”的工程驟然興起,傳統的用戶環路開始向接入網技術發展演變,銅線接入、光纖接入和無線接入等各種接入方式形成群雄競爭的局面,使接入網技術成為電信網建設中的又一熱點。目前,ITU-T已對接入網技術與交換機之間的V5接口標準和VB5接口標準作出建議,從而進一步促進了這一熱點的形成與發展。 社會需求——接入網應運而生 接入網技術正是在社會需求的推動下發展起來的。接入網技術的核心是數字化、寬帶化和綜合化。這些技術使接入網具有靈活性、可靠性、資源共享性和便于管理的功能,從而能為用戶提供多種接入業務。目前,接入網技術能夠支持的接入業務主要有:話音類業務、數據類業務和多媒體業務。 技術推動——接入網技術發展的動力 一、銅線接入 ADSL即不對稱數字用戶環路。它是在一對銅雙絞線上雙工傳輸上、下行信號速率不等的數字用戶環路。ADSL系統主要是針對住宅用戶設計的,它除了能向用戶提供原有的電話業務外,還能向用戶提供一個中速(速率可達576kbit/s)雙工數據信道和一個高速(速率可達6Mbit/s)單工下行數據信道。這樣,它就能向用戶提供多種寬帶業務,ADSL系統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頻譜結構設計、高效調制解調、高靈敏度接收以及抗住宅噪聲等技術。 HDSL即高速數字用戶環路。它是利用兩對或三對銅雙絞線,為用戶提供PDH一次群速率(T1或E1)的雙工數字連接。HDSL系統主要是為企事業單位用戶設計的。它可以作為銅雙線接入業務的通用平臺,為用戶提供話音、數據和圖像等多種寬帶業務。HDSL系統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線路編碼、回波抵消和自適應均衡等技術。VDSL即甚高速不對稱數字用戶環路(VADSL)。它是速率更高的ADSL,也有人稱其為寬帶數字用戶環路(BDSL)。VDSL系統一般用于光纖接入網技術中的最后一段入戶連接,其傳輸距離只有100m(155Mbit/s時)~1km(13Mbit/s時)。它的下行傳輸速率可達13Mbit/s、26Mbit/s、52Mbit/s甚至155Mbit/s,采用的調制技術一般為DMT或16CAP;它的上行傳輸速率為1.5~2Mbit/s,采用的調制技術一般為DMT、QPSK或4CAP。VDSL與FTTC結合,可為用戶提供各種寬帶接入業務。 CATV即電纜電視。在我國城鄉已經比較普及,其系統帶寬也從300MHz逐步提高到450MHz、550MHz、630MHz,甚至可達1GHz。CATV系統具有同軸電纜這一寬帶傳輸媒質,這為其引入寬帶電信業務提供了先天性條件。利用現有的電纜CATV系統,在向用戶傳送廣播電視節目的同時,還可為用戶提供各種寬帶電信業務。這樣,CATV系統將會成為電信網中區別于音頻電纜接入的一個新的寬帶接入網技術。目前,由于市場需要和技術發展,CATV系統又在向兩個方面演進:其一,雙向化;其二,引入光纖傳輸技術。它的關鍵技術主要是,實現多路信號復用的高效調制解調技術。 二、光纖接入網技術 與銅線接入相比,引入光纖接入網可以帶來兩個明顯好處:第一,接入線路的傳輸距離大大延長,從而使接入網的覆蓋范圍擴大。這樣,可以減少整個電信網的節點數量,使電信網的結構更加簡單。第二,可以滿足用戶的多種寬帶業務需求,并能提高業務質量。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銅線接入網的“瓶頸”問題,為信息高速公路的實現提供必要條件。因此,光纖接入網應當成為有線接入網建設的主戰場。 三、無線接入 移動蜂窩系統,包括第一代模擬系統(采用FDMA方式)、第二代數字系統(采用TDMA和CDMA方式)和即將問世的第三代移動系統(IMT-2000)。第三代系統的特點是提供包括衛星在內的全球覆蓋,并實現有線與無線以及不同無線網絡之間業務的無縫連接,同時針對不同業務應用,提供從9.6kbit/s到2.048Mbit/s的接入速率,以滿足多媒體業務的需求;無繩系統,已由第一代的模擬系統發展到第二代的數字系統,并正在沿個人通信方向發展;尋呼系統;固定衛星系統(即同步衛星系統);移動衛星系統(如“銥”衛星系統)。 與同軸和光纖接入相比,無線接入的帶寬較窄。因此,目前支持的主要業務是話音和低速數據。不過,無線接入也在向寬帶化發展,正在研究中的第四代移動系統就是能支持寬帶ATM接入的系統。無線接入系統中涉及的關鍵技術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提高頻譜效率和功率效率的編碼技術和調制解調技術。 四、混合接入 展望前景——接入網技術向寬帶方向發展 接入網技術的“三線合一”,對于同軸和光纖接入來說,不存在問題;但對于銅雙絞線和無線接入來說,有一定難度。由于光纖具有低耗寬帶特性,因此光纖接入成為擴大接入網覆蓋范圍、徹底解決接入網“瓶頸”的最佳方案。所以,光纖接入代表著有線接入網技術的發展方向。又由于無線接入具有可移動性,因此它的發展不僅現在十分活躍,今后仍將是一個熱點。不難看出,未來的接入網將是以光纖接入為主要形式,并輔之以無線接入和銅線接入的混合接入網。它將支持以INTRENET接入和ATM接入為主要形式的寬帶接入,為用戶提供以多媒體為主的多種形式的業務。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上一篇:對于光纖接入網未來進展方向的探討
下一篇:光接入網技術的未來進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