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23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軟交換系統配置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這里我們主要介紹基于J2EE方式進行軟交換系統配置。軟交換技術采用分層的網絡架構,把傳統電路交換機的呼叫控制功能從媒體網關中分離出來,通過軟件實現連接控制、呼叫進程選擇、呼叫選路等呼叫控制功能。 軟交換一方面,造就了網絡的融合,另一方面,軟交換采用了開放式應用程序接口(API),允許用戶在獨立于設備制造商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需要在網絡中開發和引入新業務,這使得軟交換技術在綜合接入能力、業務提供、網絡管理、用戶認證、鑒權和計費等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在構建新一代網絡的同時,軟交換技術充分考慮到現有各種網絡的平滑過渡,集語音、數據、多媒體等業務為一體,真正實現業務的客戶定制化。通過軟交換融合的網絡具有開放性和可編程性的特點,而這也正是下一代網絡的發展方向。 軟交換系統配置 軟交換系統網絡中的配置大致可以分為功能配置、性能配置。功能配置的主要任務是確定系統中應包括那些設備,各種設備應實現何種功能。性能配置的主要任務是使系統中各個設備的功能得以充分發揮。本文中所討論的方案是在軟交換系統中設置一個Web配置服務器(如圖1示),實現允許系統管理員可以利用Web瀏覽器界面遠程對軟交換系統進行功能配置和性能配置,同時也為系統普通用戶提供Web方式的在線動態申請業務,個人定制以及計費信息查詢等功能。 軟交換系統配置設計概要,系統管理員可以在網絡中任何一臺計算機終端通過瀏覽器登入系統配置服務器,通過身份認證后,就可以對整個軟交換網絡進行配置管理(例如:系統網元參數及性能配置管理)和日常維護工作(例如:系統計費信息統計及查詢);而系統普通用戶(例如:可以是一臺SIP話機的擁有者),可以利用本系統對所申請開通的各項業務(例如:長途電話功能,國際長途電話功能,語音信箱以及呼叫轉接等)進行動態更改管理。 J2EE技術簡介 J2EE技術體系結構中典型的多層應用模型分為四層:客戶層(ClientTier),一般為瀏覽器、applet或其他應用程序,客戶層普遍支持HTTP協議,因此也稱客戶代理;WEB應用層(WEBTier),在J2EE中,這一層由WEB容器運行,包括JSP、Servlet等WEB部件;企業組件層(EJBTier),這一層由EJB容器運行,支持EJB、JMS、JTA等服務和技術;企業信息系統層(EIS Tier),它包含企業內傳統信息系統如財務、CRM等,特點是有數據庫系統的支持。 目前應用框架主要集中在WEB應用層。在開發J2EEWeb層時,通常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設計模式。Struts是一個免費的OpenSource的J2EEWeb層的應用架構,它繼承了MVC的各項特性,包括框架類、幫助類和定制的JSP標簽庫,以及所有基于J2EEModel2設計模式的應用技術。Struts的目標是要全面減輕構件一個企業級的Web應用的負擔。Struts的特點是具有高可配置性和有一個不斷增長的特性列表,實現表現邏輯和模版組成了Struts的靈魂。 控制器(Controller)主要由ActionServlet類中的Servlet接受來自客戶端的請求,截取并分發這些請求到相應的動作類,另外控制器還負責用相應的請求參數填充ActionForm,并傳給動作類(Action)。動作類實現核心商業邏輯,它可以訪問JavaBean或者調用EJB。最后動作類會把控制權傳給后續的JSP文件生成視圖。所有控制邏輯都是利用Struts-config.xml文件配置的。 模型(Model)主要是以一個或者多個表示應用程序狀態的JavaBean的形式存在,這些Bean分為3類:ActionForm、Action、JavaBean(或者EJB),根據不同請求從Action派生具體Action處理對象,調用由Bean構建的業務邏輯來處理這個對象,創建由ActionForm的派生類實現對客戶端表單數據的封裝。 視圖(View)主要由JSP建立,Struts自身包含了一組可擴展的自定義標簽庫(Taglib),可以簡化創建用戶界面的過程,這些標簽庫包括:BeanTags、HTMLTags、LogicTags以及Template Tags,Struts框架通過這些自定義標記建立了View和Model之間的聯系。 應用J2EE技術實現Web方式的軟交換系統配置管理系統 軟交換系統配置管理系統中各種應用程序的流程大致是相同的,首先系統管理員通過客戶端(webbrowser)提出請求,ServletFilter過濾請求類型,如果是屬于Struts范圍的,將其轉交給控制器(Controller);控制器接收請求并根據Struts-config.xml中定義的映射規則將請求轉發,如果是需要ActionForm,將為其創建ActionForm的示例,并調用validate方法進行數據驗證,如果是不需要ActionForm的,比如鏈接請求,將直接調用Action的excute方法處理;如果處理的結果是成功的,Action將返回ActionForword對象,控制器再根據已定義的映射規則進行結果轉發并產生視圖(View),并返回給管理員確認本次操作請求的結果。 體開發過程分為三步,首先,創建視圖(View),開發中使用JSP和Struts的標簽庫,關鍵在于根據軟件需求設計頁面和建立視圖和模型的關系。其次,定義控制器(Controller),核心是Struts-config.xml的配置,既是定義Servlet所截獲的用戶請求與ActionForm和Action映射規則。最后,設計模型(Model),根據軟件功能需求來設計所必須的相應的JavaBean,以滿足不同用戶請求的業務處理邏輯。 具體開發工作中,采用了Tiles技術和DynaActionForm類(Struts1.1中提出的)。Tiles強大的模版功能能夠使頁面獲得最大的重用性和靈活性;利用DynaActionForm類可以不必創建一個個具體的ActionForm類,從而達到減少了ActionForm數目的目的。 結束語 采用J2EE技術的StrutsMVC框架模式來開發Web方式的軟交換系統配置管理系統,具有高性能、高可擴展性和高安全性的特點,該模式將業務邏輯和顯示頁面分離開來,簡化了系統的開發、管理和維護,提高了系統的開發效率,體現了J2EE體系卓越的技術優勢。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