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22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3G本地接入網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這里我們主要介紹關于3G本地接入網的承載需求分析。隨著3G技術及應用的迅猛發展,3G本地接入網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這一背景下,本文討論了3G本地接入網為適應多業務承載和寬帶化所應具備的功能特征,重點闡述了兩大類不同的解決方案,即MSTP優化方案和分組化承載方案,全面綜述了不同技術的實現方案,并對它們進行了分析和比較,最后對網絡的演進提出了進一步的建議。 引言 隨著3G業務的發展,移動通信網絡的業務正在由原來單一語音業務逐步地向語音、數據和視頻等多媒體業務發展,對于網絡容量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為了更好地滿足用戶規模發展,適應移動業務IP化和寬帶化的發展趨勢,要求移動通信網從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時分復用)和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異步傳送模式)網絡向IP網絡演進。移動網絡的IP化能夠有效地優化網絡結構,實現靈活組網,提升網絡容量,提高傳送效率,降低建網成本和運維成本,從而提升運營商移動網絡的競爭力。目前,移動網絡的IP化已成為眾多運營商的整體戰略轉型方向,正加快IP化的發展步伐。在完成移動核心網絡的IP化改造之后,結合近期3G基站回傳業務的承載和未來大客戶專線的承載需求,考慮固定和移動網絡的融合趨勢,對移動接入網進行IP化改造以適應高速分組化業務的傳送迫在眉睫。 3G本地接入網承載需求分析 3G本地接入網主要完成基站(Node B)與基站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RNC)之間業務的接入和傳送功能。相對于2G網絡而言,3G網絡設備傳輸接口的顯著變化是除支持E1/IMA EI接口外,還應支持以太網接口(FE和GE),這就要求3G本地接入網具備多業務承載的能力,既要滿足以話音業務為主的TDM業務承載需求,又要滿足以以太網業務為主的數據業務承載需求。而且隨著移動多媒體業務的發展,對3G本地接入網的帶寬提出更高的需求,因此3G本地接入網必須具備大容量、高帶寬、多業務、高可靠性等能力,從而實現全網層面的寬帶IP化業務的支持。在3G本地接入網的規劃和建設中,應充分考慮以下需求來滿足移動多媒體業務的發展: 大帶寬 (2)分組化 (3)多業務承載與多顆粒調度能力 (4)具備業務區分和差異化QoS服務能力 (5)電信級的可靠性 (6)網絡平滑升級和靈活擴展 (7)面向業務的網絡運維能力 (8)精確的同步 (9)實現基站業務隔離。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上一篇:3G本地接入網的技術優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