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16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目前接入網絡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同時人們已經提出關于三網融合的問題,不過在具體實施上,還是具有一定的難度的。毫無疑問,三網融合對不同陣營的運營商不僅存在合作的關系,暗潮涌動在某種意義上已成昨日之狀態,陣營競爭的序幕瀕臨拉開,因此作為通信運營商,對廣電部門如何應對三網融合,勢必十分關心。 廣電雄心勃勃,它的戰略是成為全業務的綜合信息服務運營商,以信息化為核心,以文化產業為重點,以“三網融合”為契機,以NGB為愿景,以交互電視為基本手段。由此已采取了一系列戰略舉措。 德瑞電信咨詢認為:CMMB的運營與NGB提出為廣電組織愿景的實現創造了條件,但目前廣電接入網絡技術和運營主體的能力遠不足以支撐其目標。至少在目前來看,欲進入寬帶運營市場尚受到以下因素制約:商業化程度較低,資產和現金流狀況欠佳,管理能力有限,服務提供能力薄弱,地方市場割據,系統內部摩擦劇烈,以及固網運營商壟斷地區間和海外連接等。 站在廣電角度,接入是增值的基礎,接入網絡技術是接入的前提,廣電的收益取決于其業務收入與接入網絡技術投入之差,關鍵是采取何種接入網絡技術提供上述業務,因此網絡是廣電合作決策的關鍵,據此存在兩種基本路徑:1.籌集資金進一步推動有線接入網絡技術雙向改造,最終獨立運營并獲取接入與增值業務的全部收入。2.通過與合作解決有線接入網絡技術互動性差的瓶頸,節省雙向改造成本,業務收入與合作伙伴分成。不論采取哪條路徑,廣電最理想的合作方案是尋求經濟收益和戰略收益的平衡。 經濟收益較易獲取,市場合作存在多頭合作的可能,但除了接入網絡技術,運營商的渠道、運營支撐系統、用戶等大多數不具有專有性或不被廣電重視,與多家運營商合作反而要增加合作成本,分攤議價能力影響戰略收益的獲取,因此省級廣電與多家運營商大范圍實質性合作的可能性不大,從而可能出現三種場景:首先是與移動還是其他運營商合作?這個決定性因素在于移動是否能提供滿足廣電需求的資金支持,接下來的問題是與聯通還是電信合作?決定性因素在于能否提供投入產出比最高的接入網絡技術融合方案,寬帶和移動用戶的規模不是關鍵變量。最后的問題是一錘定音還是試點推進?博弈的復雜性可能讓廣電內部難以統一意見,或難以拿定主意,因此,很可能出現局部分頭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果后再擇優全省推廣的做法。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