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18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讀懂路由表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幫助我們快速的解決路由器故障,我們從來沒有說過這些路由表信息是如何被創建的。每當初始化一個接口時(通常是用ifconfig命令設置接口地址),就為接口自動創建一個直接路由。對于點對點鏈路和環回接口來說,路由是到達主機(例如,設置H標志)。對于廣播接口來說,如以太網,路由是到達網絡。 到達主機或網絡的路由如果不是直接相連的,那么就必須加入路由表。一個常用的方法是在系統引導時顯式地在初始化文件中運行route命令。第3個參數(default和slip)代表目的端,第4個參數代表網關(路由器),最后一個參數代表路由的度量(metric)。route命令在度量值大于0時要為該路由設置G標志,否則,當耗費值為0時就不設置G標志。不幸的是,幾乎沒有系統愿意在啟動文件中包含route命令。在4.4BSD和 BSD/386系統中,啟動文件是/etc/netstart;在SVR4系統中,啟動文件是/etc/inet/rc.inet;在 Solaris2.x中,啟動文件是/etc/rc2.d/S69inet;在SunOS4.1.x中,啟動文件是/etc/rc.local;而 AIX3.2.2則使用文件/etc/rc。一些系統允許在某個文件中指定默認的路由器,如/etc/defaultrouter.于是在每次重新啟動系統時都要在路由表信息中加入該默認項。初始化路由表信息的其他方法是運行路由守護程序或者用較新的路由器發現協議。 較復雜的路由表 在我們的子網上,主機sun是所有主機的默認路由器,因為它有撥號SLIP鏈路連接到Internet上前兩項與主機svr4的前兩項一致:通過路由器bsdi到達slip的特定主機路由,以及環回路由。第3行是新加的。這是一個直接到達主機的路由(沒有設置 G標志,但設置了H標志),對應于點對點的鏈路,即SLIP接口。如果我們把它與ifconfig命令的輸出進行比較:sun% ifconfigsl0sl0:flags=1051inet140.252.1.29——>140.252.1.183netmaskffffff00可以發現路由表信息中的目的地址就是點對點鏈路的另一端(即路由器netb),網關地址為外出接口的本地IP地址(140.252.1.29)(前面已經說過,netstat為直接路由打印出來的網關地址就是本地接口所用的IP地址)。 默認的路由表項是一個到達網絡的間接路由(設置了G標志,但沒有設置H標志),這正是我們所希望的。網關地址是路由器的地址(140.252.1.183, SLIP鏈路的另一端),而不是SLIP鏈路的本地IP地址(140.252.1.29)。其原因還是因為是間接路由,不是直接路由。還應該指出的是,netstat輸出的第3和第4行(接口名為sl0)由SLIP軟件在啟動時創建,并在關閉時刪除。 沒有到達目的地的路由 我們所有的例子都假定對路由表信息的搜索能找到匹配的表項,即使匹配的是默認項。如果路由表信息中沒有默認項,而又沒有找到匹配項,這時會發生什么情況呢?結果取決于該IP數據報是由主機產生的還是被轉發的(例如,我們就充當一個路由器)。如果數據報是由本地主機產生的,那么就給發送該數據報的應用程序返回一個差錯,或者是“主機不可達差錯”或者是“網絡不可達差錯”。如果是被轉發的數據報,那么就給原始發送端發送一份ICMP主機不可達的差錯報文。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上一篇:3種雙線策略路由接入方式綜合說明
下一篇:如何運用代理服務器路由共享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