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系統下載
當前位置: 首頁 > 網絡技術教程 > 詳細頁面

對于軟交換路由技術的深入探究

發布時間:2022-05-18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隨著路由技術的發展,用戶對于路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也出現了很多新興技術。那么這里主要分析了軟交換路由技術的探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中國電信體制的改革,形成了“5+1”的市場競爭格局。

電信競爭愈演愈烈,行業利潤越來越薄,新增用戶多為低端用戶使得ARPU值每況愈下,增量不增收成為各大運營商面臨的普遍問題。尤其是固網運營商,還面臨著IP電話分流、移動電話替代固定電話的嚴峻挑戰。如何改善這一局面,提高用戶的ARPU值,如何開發新的業務,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為電信運營商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面對的核心課題。基于軟交換的下一代軟交換路由技術為電信運營商提供了發展契機,由于軟交換通過優化網絡結構不但實現了網絡融合,更重要的是還實現了業務融合,因此使得包交換網絡既能夠繼承原有電路交換網中豐富的業務功能,又可以在全網范圍內快速提供原有網絡難以提供的新型業務。

國內各大運營商對軟交換路由技術傾注了很大熱情,從2002年開始,中國電信率先在全國進行了軟交換試驗,隨后中國聯通也進行了全國范圍內軟交換網絡的測試,醞釀著采用軟交換路由技術使分組話音從長途走向本地,慢慢吹響了進軍本地話音業務的號角。中國網通的南方各大通信公司也正在著手建設軟交換商用試驗網絡。目前,各大設備商推出了軟交換的解決方案,但由于下一代網絡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軟交換大規模應用還受限于很多問題,例如沒有大規模的組網和運營經驗,標準和協議還在發展,尋址、路由問題等。隨著下一代網絡的日益壯大,用戶數量和軟交換機數量也將迅速增長。面對一個全國甚至全球性的龐大網絡,經濟有效的軟交換路由技術已成為業界普遍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

軟交換路由技術存在的問題

1.用戶定位與網絡尋址

軟交換網絡初期規模較小,可以通過粗略的局碼或區域號碼配置出對端軟交換機。但隨著軟交換網絡規模的增大,軟交換機逐步增多,路由信息配置逐漸成為繁重的負擔。路由信息維護、個別地區改號和升位時,網內其他所有的軟交換機都要做設置,這種情況下如果仍利用設備本身的數據庫保存路由信息顯然是不現實的,必須考慮用更合適的尋址方式來有效解決用戶定位問題。

2.不同軟交換網絡之間的路由互通

一般來說,軟交換網絡內部的路由互通策略無法直接適用于多個運營商軟交換網絡之間的互通,原因如下:不同軟交換運營商在其網絡內部可能采用完全不同的路由策略,如運營商A選擇平面式組網,而運營商B可能選擇分級式組網,若運營商A與B要實現互通,則要求采用統一的選路方法,或者直接在網間采用與具體呼叫協議無關的路由機制。

某些軟交換運營商可能希望屏蔽其內部網絡拓撲結構以確保網絡的安全性,所以采用直接基于被叫地址信息的端到端路由方式可能就行不通了,這時需要軟交換網絡內存在一臺充當網關角色的軟交換機,呼叫首先被路由到該網關軟交換機,然后由它建立到被叫目的軟交換機的路由。由于軟交換運營商彼此間網絡規劃的獨立性,處于互通關口的軟交換機節點不可能了解對方網絡內的所有路由信息,且對方網絡內部的節點路由拓撲變化很可能不會自動通知到本網,因此采用直接尋址模式的情況下,需要建立機制以實現路由的自動廣播。

軟交換網絡的路由結構

定義一個軟交換機所轄的區域為一個控制域。在路由結構設計中,要進行控制域的劃分,多個軟交換機不論采取何種控制區域劃分方式,都涉及到對網關設備的尋址,即路由問題。路由結構可以分為3種方式:全平面方式、分級方式、定位服務器方式。

1.全平面結構

所有的軟交換機處于同一邏輯平面,每一臺軟交換機均掌握全網的路由設置數據。因此任一軟交換機的增加或減少,都需要對所有軟交換機的路由數據做出更改。全平面方式如圖1所示。

全平面的路由結構可以通過局號或區號配置出對端的軟交換機,因此該結構適合應用于先期規模較小的軟交換網絡。由于目前世界上所有軟交換運營商的網絡規模都很小,所以他們均采用這種軟交換機全互聯的平面式路由結構。

2.分級路由結構

對于軟交換大網,軟交換機全互聯的平面式結構將導致路由數據信息維護極其復雜,因此可借鑒PSTN網的分層思想,將軟交換機劃分為不同層次,實現分級路由。和PSTN不同的是,此時軟交換用戶面的承載仍是端到端的分組承載。

隨著軟交換的發展與成熟,當軟交換網絡形成一定規模之后必然需要引入定位服務器來解決其呼叫路由問題。定位服務器的軟交換路由技術選擇將影響整個軟交換的網絡架構,關系到各運營商、各設備制造商的不同設備間的互通問題,所以業界最終一定會就這方面的軟交換路由技術選擇達成一致的標準。最終的路由技術標準可能是TRIP或ENUM軟交換路由技術的改進版本,也可能是根據軟交換路由需求重新定義的一套新的標準,無論如何,只有既能比較好地滿足軟交換路由的實際需求,又能得到大多數團體認可的技術才可能成為最終的技術標準。目前處于標準形成的初始階段,多種軟交換路由技術并存發展,各廠商從自身的實際狀況出發對這些軟交換路由技術可能有著不同的主張與選擇。

結 語

軟交換路由技術的發展是大勢所趨,但采用其進行大規模組網尚存在很多問題,如用戶定位與網絡尋址、不同運營商軟交換網絡的互通等。本文針對軟交換路由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論證分析,列出了目前業界的路由解決方案。在軟交換網絡的實際設計中,路由結構的選擇要綜合考慮多種要素,如協議和標準的成熟度、產品支持能力和網絡的規模等。在初期建設中,本地網內可以采用全平面的路由結構,長途網可以采用分級的路由結構。基于定位服務器的方式還處在發展之中,但這種方式可能是未來軟交換網絡路由結構的一種終極方式。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本文章關鍵詞: 軟交換路由技術 
久久亚洲国产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