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系統下載
當前位置: 首頁 > 網絡技術教程 > 詳細頁面

對于接入網技術所有方面講解

發布時間:2022-05-12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接入網技術還是比較常見的,目前的技術還是比較成熟的,特別是在IPv6出現后,相信接入網技術也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同時也會滿足用戶更多的需求,技術也會更加的成熟。

隨著人們不斷了解和接受IPv6的功能和優點,基于IPv6的互聯網迅速發展。中國政府也適時地提出了建設IPv6基礎網絡-CNGI(China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雖然目前CNGI的建設還停留在骨干層面的建設,但現有的DSL基礎網絡接入到新的IPv6互聯網的是電信運營商擴展用戶服務的不可缺少的競爭手段。

為滿足這種需求,Cisco IOS(r) Software進行了擴展,以支持大型IPv6部署。發展出了從任意位置接入IPv6互聯網的解決方案,包括利用PPP和DSL實現的各種接入網技術。這意味著自動分配地址或者為每個IPv6用戶分配地址,其中包含了對IPv6的驗證、授權和計費(AAA)擴展。這個過程不但包含地址池管理和RADIUS擴展,還包括這些特性的部署。另外,IPv6接入操作設計選擇也得到了解決。

體系結構
IPv6的部署及其特殊屬性顯示了區別于IPv4接入網技術的運作要求。例如,IPv6允許分配永久地址,因為IPv6地址空間更大。多數情況下都采用這種方案。靜態分配也來自大量家用電器對于地址的需求。IPv4不支持這種方式,因為IP地址短缺,而且當用戶采用PPP接入時,IPCP只能向最終客戶提供臨時的單地址。

與IPv4用戶不同,IPv6用戶得到的是地址前綴,而不是單地址。一般情況下,ISP將分配一個64/48地址前綴。請注意,IPv6主機也可以使用一個地址前綴(例如臨時地址)下的多個地址。它一般利用IPv6向最終用戶分配長久地址前綴。在典型的體系結構中,用戶將到達其本地網關,因而不會出現特殊問題。但是,如果每臺網絡接入服務器(NAS)都有一個地址池,用戶撥號時從這個池獲取地址,就會對路由系統帶來影響。如果用戶撥向另一個供應點(POP),或者與同一POP處的另一NAS相連,就會得到不同的IPv6地址前綴。如果得到的是永久的IPv6地址前綴,則必須將每個用戶地址前綴的路徑告知路由系統。如果用戶是寬帶接入和漫游客戶,就會帶來潛在路由表不匯聚的問題。

盡管可以在所有接入介質上部署IPv6,包括低速介質,但很明顯,某些接入網技術更適合使用IPv6。DSL及其它永不中斷接入網技術更歡迎為主機服務器分配永久地址,因為這樣能支持更多向內連接。PPPoE、PPPoA和RBE1接入網技術也支持在多種接入服務ISP設計中提供IPv6連接。

目前的RADIUS屬性顯示了IPv4的使用范圍,它通過編碼支持32位地址,使用IPv4傳輸。IPv6 RADIUS屬性使用IPv6地址,為IPv6地址前綴分配等預留了空間,這一點與只分配IPv4主機地址的IPv4撥號模式大不相同。不久之后,RADIUS協議就可以使用IPv6傳輸。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IPv6接入部署可以通過PPP連接自動為最終用戶分配IPv6地址前綴。在IPv4中,許多功能都發生在PPP層;而在IPv6中,地址分配發生在網絡層。IPCP通過PPP配置IPv4,IPv6CP也通過PPP配置IPv6。IPv6CP與協商唯一接口標識符,所有功能都在第3層執行。主機地址自動配置在收到路由器公告消息(RA)后執行。與IPv4相比,IPv6能夠向最終用戶分配更多的IP地址,從而導致更多路由器(客戶前端設備(CPE))享受永不中斷服務(例如數字用戶線路(DSL)電纜)。

IPv6不為路由器接口配置提供本地自動配置,但支持主機地址配置。在IPv6接入模型體系結構中,最關鍵的是為路由器提供長度可變的地址前綴,以便分配接口地址。這種方法能防止人工配置錯誤,簡化地址變更的傳播。CPE一般會接收到/48地址前綴,并用/64地址前綴為接口編號。

◆v6前綴代表:DHCPv6將提供“請求和答復消息”,以便向CPE路由器提供長度可變的前綴。DHCPv6的優點是,它不但可以用于其它服務,還可以用于DNS、NIS和NTP服務器識別。
◆ICMP前綴代表:生成新ICMP消息(前綴請求和前綴代表),以便查詢和發送任意長度的前綴。由于這兩種技術操作在第3層,因而都不依賴于介質。

PPPoA、PPPoE、RBE、ISDN和異步接入等封裝可以利用IPv6擴展實現AAA功能。很明顯,DSL等永不中斷技術將成為未來的主導技術,逐步取代典型的IPv4接入網技術(例如ISDN或異步接入)。

ATM PPP第5適應層(AAL5)[RFC 2364]在CPE和接入集中器之間生成。由用戶產生、通過以太網流至CPE的IPv6流量通過PPP封裝,在CPE和接入集中器之間流動。與PPPoE方法不同,這種方法必須使用對第3層敏感(因而對IPv6敏感)的CPE。建立PPP話路后,CPE和接入集中器必須為PPP虛擬接口分配資源,并通過它配置IPv6。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本文章關鍵詞: 接入網技術 
久久亚洲国产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