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07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信息產業部最新公布的《電子信息產業經濟運行情況》表明,盡管電子信息產業依然是我國第一大支柱產業,但是在今年1-5月,全行業經濟運行增速持續放緩,其中,全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明顯下滑。 但在并非增長的市場環境中,行業巨頭依然取得了出色的業績,似乎在電信運營業“強者恒強,勝者通吃”的生存法則正在設備制造業得到復制。這些企業靠什么如此風光? 與此同時,中興、華為大幅中標中國移動的TD招標以及GSM網擴容,打破了長期被國外壟斷的局面。 強者恒強 信息產業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5月,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264.6億元,同比增長18.1%,其中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829.4億元,同比增長17.0%。 最新公布的21屆電子信息百強顯示,在通信制造業方陣中,華為更上一層樓,與上一屆相比,排名由第五位進入前三名之列;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由第十位下降到第十八位;熊貓、中興依然分別保持第九位和第十一位。 從總體上看,通信制造業的規模在壯大。今年1-4月,通信制造的銷售收入占電子信息制造業的18.6%,五分天下有其一。作為百強之三、通信設備之首,華為的銷售收入已達658.8億,比上一年的469.7億凈增200億,增幅達40.3%,遠遠高于通信制造業以及信息產業平均增長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著中國和世界電信業的發展浪潮,華為、中興等設備提供商在海外持續擴張,海外市場已經戰局其銷售額的半壁江山。這其中大量的設備都是面向3G的系統和產品。 手機制造方面,據信產部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手機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基礎上,繼續保持了穩步健康增長的態勢,共銷售手機2.67億部(包括出口),同比增長33.4%,預計今年全年我國手機產量將達5億部。 3G效應預顯 著名投資銀行花旗銀行近日發布報告稱,中國國內四大運營商都在布局定制及統購手機,而中國兩大移動運營商都在加大集采力度。與此同時,和運營商的轉型如出一轍,手機產商也在不斷調整腳步迎接3G時代的到來。定制手機風潮正在形成,國產手機開始撥云見日。 2006年下半年起,移動定制手機市場讓國產品牌手機看到了崛起的希望。運營商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入圍定制的國產手機品牌的表現良好,手機銷量持續攀升。 至此,3G惠及產業鏈的效應逐漸顯現。隨著今年國產定制手機的銷量及產品品質的提升,運營商對國產手機的信任度也在提升,同時也會加強國產手機的信心。在今后,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國產手機入圍中國運營商的定制名單。 另外,在通信設備制造方面,中興獲得中國移動TD招標也是不爭的事實,這也打破了長期以來設備制造由國外巨頭把守的局面。 雖然國外設備廠商來勢兇猛,但是對中國設備制造商來說,3G將是改變國內外品牌通信設備廠商競爭格局的最佳時機。其中TD設備提供廠商主要為大唐、中興、鼎橋、普天,均以國內廠商為主導;CDMA2000方面,中興在CDMA網絡建設前三期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深層矛盾突出 不能說通信制造企業沒有危機,產業深層次矛盾所帶來的問題正在日益加劇。首先,產品供大于求。從信息產業部公布的《2007年1-4月規模以上制造業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來看,通信制造業的產業結構深層矛盾已經凸顯。前四個月的手機產量增長36.5%,移動通信基站設備增長23.2%,服務器增長81.5%,但程控交換機下降了15.8%。 其次是創新能力不足。在電子百強研發投入前五名企業中,華為和中興名列第一、第二。華為2006年的研發投入為58.7億元,占收入比重為8.91%;中興2006年的研發投入為28.3億元,占收入比重為12.3%。另外,海爾和華潤微電子等非專業通信制造商的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也都已超過6%。但其他大部分企業研發投入明顯偏低。 最后,核心競爭力不強。從整體上看,我國通信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難敵國際通信巨頭。目前,中外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國內市場國際化,本土企業邊緣化,外資企業實施“高端搶利潤,低端占市場”的策略使本土企業壓力驟增。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