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06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隨著我國3G通信網絡基站部署的全面鋪開,能否在充分利用現有移動通信資源的同時,對移動通信網絡基站大規模的建設實行有效的統籌管理,為移動通信的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已引起了全行業的共同關注。本文提出了集約化、景觀化的基站建設、規劃思路,在解決移動通信系統網絡規模性發展的同時,也與社會的和諧建設相呼應。 概述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引入GSM數字移動通信以來,為在電信業中引入競爭、打破壟斷,我國先后成立了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在2002年還對中國電信實行了南北拆分策略,成立了中國網通。經過10多年的飛速發展,我國移動通信的發展已經達到了空前的規模。從我國的第二代移動通信發展規模來看,目前國內主要的無線網涵蓋3種技術體制、4張完整的通信網絡,包括遍布全國的2個GSM網絡、無線市話PHS(小靈通)網絡以及CDMA網絡。 隨著3G鐘聲的敲響,移動通信網絡重復性建設引發的問題也將日趨嚴重。首先,各運營商大規模的重復性建設勢必造成資金的巨額浪費、占用大量自然資源等問題。其次,由于目前缺乏政府部門的統一規劃管理,各運營商在獲取基站站址時常采取排他方式,隨著站址資源的日益緊缺,租賃/購買站址機房的成本必然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人民群眾對健康、環保問題的日益重視,因為大量移動通信基站的建設也會帶來較多的社會負面效應,如對電磁輻射的擔憂、對市容市貌的破壞等。 針對漸趨嚴重的移動通信基站的重復性建設,我國應建立相關的有效管理機制,統籌規劃移動通信的基站建設,有效引導各運營商實現資源共享,盡早實現集約化、景觀化的移動通信基站建設,達到通信建設與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的目的。 3G移動通信基站的建設策略 如何合理地建設移動通信基站,早已成為電信業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它不僅僅是移動通信網絡部署的一個關鍵環節,更與構建和諧社會有著密切的聯系。隨著3G建設帷幕的拉開,移動通信基站建設朝著“集約化”和“景觀化”方向發展已經成為趨勢。 1.“集約化”建站 “集約化”建站是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情況下,減少重復性建設最有效的建設策略!凹s化”建站的主要思想是基站共享建設和對現有資源的利用兩方面的內容。通過對稀有資源進行最大化的利用,避免先進者對資源壟斷,這種方式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綜合室內分布系統 為了降低網絡建設成本,各大運營商在室內可采用多網合一共用天饋分布系統的方法。這種分布系統稱之為綜合室內覆蓋系統(IntegratedIndoorCoverageSystem),主要技術采用各類信號源經多頻合路系統合成,再經由天饋分布系統發射出去。目前這種分布系統已成功并投入商用的共網方式,主要有GSM+DCS、GSM+CDMA、GSM+CDMA+DCSCDMA+DCS、PHS+WLAN、WCDMA+PHS+WLAN等。 (2)小區綜合覆蓋系統 對于住宅小區尤其是新建的住宅小區,移動通信用戶的需求是可以預估的,因此在新建住宅小區的同時,可依據住宅小區的區域面積、居住人數及小區居民的消費水平等綜合因素來預測估算出該住宅小區內的通信需求量,從而制定出合理的通信網絡覆蓋方案,在住宅小區建設的同時一并完成移動通信網絡的建設。這樣,運營商既能消除通信基站建設再造成環境的破壞,也能消除施工擾民等問題。 (3)室外基站資源共享 室外基站共建共享帶來的最明顯好處便是節約大量的建設資金,加快網絡建設的進程。3G室外基站一般包括鐵塔、天線及配套設備,我們大致將基站成本分為鐵塔投資和設備投資兩部分。一個3G室外基站如果由一家運營商建設,鐵塔投資一般在30萬左右,設備投資約為10萬,一個基站的總投資約為40萬;如果有兩家運營商共建,則一個運營商的平均投資下降到25萬,可節約38%的建設資金;如果有3家共建,則運營商的平均投資下降到20萬,可節約50%的建設資金。 (4)充分利用現有設備 對于擁有2G網絡的運營商來說,在3G網絡建設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2G的現有資源來進行3G網絡的建設,這樣有效地節省3G網絡投資建設成本,加快3G網絡建設速度。在3G移動通信網絡建設過程中,可考慮采用共用2G站址、傳輸、天饋或室內分布等多種方式。 2.景觀化建站 基站景觀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是大力推廣美化天線的使用。所謂“美化天線”,也可稱作“偽裝天線”,即通過各種手段對天線的外表進行偽裝、修飾來達到美化的目的,這樣既美化了城市的視覺環境,有效減少居民對無線電磁環境的恐懼和抵觸之外,還可以延長天線的使用壽限,并保證通信質量。 天線美化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可隨著環境的改變而采取靈活的方式,將天線融入到其所在的環境之中去。我們根據使用環境的不同,可采用墻面隱蔽型、空調型、水箱型、樹木型、雕塑型、路燈型、指示牌等多種類型。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