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06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融合已成為當前業界談論最為廣泛的話題之一。在電信領域,固網和移動網的融合固然已不再是一個新概念,但自2005年以來,全球各大運營商紛紛通過雙網的融合實現優勢互補,由此產生規模效應,提高電信用戶的滿意度,繼而提升ARPU值,使得融合的話題常談常新,受到更多電信運營商的密切關注。 3G與固網融合勢在必行 融合改變了全球電信市場的競爭格局。其中,傳統的固話運營商受到的影響最大,它們必須有所改變以應對營收下滑的不利局面。與此同時,隨著 VoIP客戶端開始用于移動設備,移動運營商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隨著不同類型的運營商紛紛進入融合市場,未來將有多種不同的業務模式。因此,運營商在大力發展現有業務的同時,還必須確定未來的戰略發展方向。 有調查顯示,2010年,歐美運營商70%的收入將來源于電信增值服務,而未來增值服務的收入將主要是來自于在網絡融合基礎上所推出的新服務。固話運營商將不得不面對移動網絡的入侵,撥號語音連接將讓位于寬帶服務。 事實上,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業界就曾針對固話網絡和移動網絡的融合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但當時人們普遍認為這一技術對于終端用戶意義不大,F在的情形已經大不相同,無論是企業用戶還是個人用戶,都希望能在任意地點訪問自己的服務。也就是說,很多人都希望能在任意場所訪問自己的電話簿、信息、圖片和文檔,不管他們在家吃午飯,在辦公室工作,或者是在商務旅行途中。對于終端用戶而言,這就意味著個性化和移動性。 融合的機遇與挑戰 3G與固網的融合會涉及到包括網絡融合、業務融合、管理支撐平臺融合、運營管理方式融合和管制政策融合等方面,不會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但融合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這一點已毋庸置疑。 從全球運營商市場來看,無論是在歐美,還是在中國,我們可以看到移動網逐漸在取代一些固定網絡以前的市場,如語音、數據、音樂等應用,并且在固網和移動網之間的融合趨勢也在加劇。然而,目前兩網的融合仍然處在發展不穩定階段:標準未定、產品不豐富、監管政策不明朗、產業鏈沒有形成,而實現融合不僅是一項技術問題,而且還涉及到政策環境、監管體制、產業鏈等多個環節的成熟程度。 另外,融合對于當前的運營商也提出了更多實際的問題,直接關系到網絡未來發展的方向。如何更好地幫助運營商實現優勢互補,提高電信用戶的滿意度和提升ARPU值,仍然值得整個業界進行探討。同時,運營商在融合的過程中,還將遇到技術的后向兼容與互操作、業務整合、客戶關系管理等問題。 三種方式實現融合 目前,歐美運營商,如法國Orange、意大利電信、英國電信BT,以及日本的NTTDoCoMo等運營商都在3G與固網的融合上取得了極大發展,綜合來看,主要有三種實現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通過市場化的融合來實現。以市場機制為主導,根據用戶的使用和消費習慣,將固網產品和移動網產品捆綁在一起,以捆綁形式、統一價格推向市場,讓更多的用戶接受,這已被很多運營商在先期階段所采納; 第二種方式,是以設備為導向的融合。通過提供一體化的設備,使用戶接受和采納既可實現固定網絡應用、又可實現移動網絡應用的設備,使用戶無論是在家里還是辦公室里,都可隨意切換到固網或移動網中來; 第三種方式,是基于業務應用的融合。運營商提供基于固網或移動網業務應用的服務融合。 在這三種方式中,第一種方式對運營商的整合能力要求最低,而第三種的要求最高,難度也最大。這不但需要運營商投入足夠的成本支出來對現有網絡基礎架構進行改造和升級,而且還需要運營商考慮管理支撐平臺融合、運營管理方式融合和管制政策,以及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等等問題。 事實上,在3G時代,不但需要在話音上融合,還需要在數據、多媒體應用、增值服務等各個方面實現融合,如在固網與移動網中實現短信、視頻、音樂、游戲等的融合。對運營商而言,3G與固網融合所帶動的互動視頻業務,無疑也將成為未來主要的利潤增長來源和保障。通過提供互動視頻業務,可以為明確的目標市場提供獨特服務,比如3G視頻社區服務,提供尋找個人關系的視頻交友服務等等,從而擴展了所有視頻及語音終端(包括3G、基于IP的設備或者任何標準的電話)的連通性,增加業務收入,提高網絡利用率,通過新增業務而創造新的收入。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