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7-22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IDC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數據中心總數量已經達到 510,530個,市場總規模達到119.3億美元,與數據中心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市場也將達到千億規模。伴隨這一快速發展的行業趨勢、智能布線逐漸也由原來的“錦上添花”演變成必須品,越來越廣受關注。 早在《2010年中國綜合布線市場發展報告》上就顯示,考慮選用智能布線的受訪者比例已高達82%。對于數據中心布線系統來說,用戶基本都已認同智能布線的必要性。 數據中心布線不容忽視 如果說網絡設備提供的是傳輸通道,那么,綜合布線就在為網絡這條高速公路鋪就道路。隨著網絡的發展,數據中心的存儲網絡也不得不被提前考慮,而布線系統在這個環境中有著巨大而長期的影響,數據中心的布線系統主要通過線纜完成,它是數據和電力管道的載體,可以使用大約15年的時間。 如果把外圍的網絡基礎環境比作人體的神經,那么數據中心將是人體的大腦,而所有數據量的上升需要更大規模的數據中心與其相適應,對于數據中心內部的網絡基礎架構同樣面臨著進一步升級的需要,布線系統作為數據中心內部連接與管理的基礎設施,對于數據中心的運行可靠性、可管理性及大數據流的支持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布線系統是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重要環節,鏈接各個關鍵設施。數據中心出現網絡問題,那么很大程度上是歸結于物理層的綜合布線。 數據中心綜合布線的標準 數據中心是一整套復雜的設施,它不僅包括計算機系統和其他與之配套的設備(如通信和存儲系統等)、繁余的數據通信連接、環境控制設備、監控設備以及各種安全裝置,還包括強電、空調、安保、監控、防火監測/滅火、網絡基礎弱電設施等系統。 設備集中、多功能的建筑物能容納多個服務器以及通信設備,因此數據中心有著區別于其他一般系統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建立一個高帶寬、高密度、靈活度高、可靠性高、擴展性高且綠色節能的數據中心布線系統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具有這些功能的數據中心才可以有效發揮效能和作用,使系統本身及整個數據中心可以平滑升級且持久穩定的發展。 1.高帶寬 布線系統作為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應該考慮到其數據交換量往往是一般網絡或終端用戶數據流量的數百倍甚至數千倍。數據中心未來的應用和發展,要求它的布線系統主干能支持萬兆光纖布線,并可以擴展到40G/100G的傳輸要求;接入層要求支持千兆的傳輸速率并能夠滿足到萬兆傳輸的需求。 2.高可靠性 在部署布線系統時要有前瞻性,要能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數據中心是服務器、網絡設備和存儲設備等核心設備的互聯中心,任何一條通道或端口的故障都可能造成整個系統的運行不正常甚至中斷等事故,因此數據中心的高可靠性尤為重要。除了采用一般設備的冗余、數據備份外,布線系統宜采用模塊化結構,運用智能管理系統,以保證系統的高可靠性。 3.高密度 數據中心的高密度是和預端接系統、MPO(多光纖連接器)緊密相關的,后者是前者很好的實現方式。預端接系統是由工廠端接、測試的符合標準的模塊式連接解決方案,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關注。MPO無疑是數據中心光纖系統的熱點話題,是實現高密度的有效手段。光纖接頭正在經歷了“由大變小,由少變多(密)”的階段,MPO代表未來的主流,未來向高密度、高性能、40G/100G、更長距離、更高速傳輸升級的過程中,離不開MPO。 4.可管理性 很多企業都已經認識到數據中心管理的重要性。這就涉及到智能化的基礎設施管理這一概念,雖然還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但是要做管理,一定要有工具,我們要擴展現有的數據中心,或者是建設一個云的數據中心時要實現智能化的基礎設施管理,就需引入智能化布線系統。智能化布線系統包括電子配線架、智能管理器和軟件,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傳感器和傳感器網絡的融合,以及和以太網加IP的融合。 盡管簡單的網絡管理協議可以實時查看網絡業務量,但只有通過智能布線系統,網絡管理員才能全面查看布線系統完整的物理連接情況,方便地對數據中心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報告,查找、跟蹤和報警。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上一篇:網絡優化設置
下一篇:4種完成BYOD安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