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7-21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如果只是涉及基于用戶身份、設備或位置來授予網絡訪問權限,制定BYOD安全計劃是很簡單的事情。但全面的BYOD網絡安全應用將需要考慮所有這些因素,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從這一點來看,由于目前并沒有單一的有效的解決方案,IT部門正在混合使用各種工具,從移動設備管理(MDM)到網絡訪問控制(NAC),甚至還包括帶外管理系統。 為此,我們采訪了四個教育機構的管理人員,他們都希望能使用自動的方式來控制數百甚至數千臺個人設備,這樣他們就不需要辛苦地在每個客戶端安裝軟件。他們想要基于身份和設備的綜合因素來細細致地控制訪問權限,每個高管實現這個目標的方法不盡相同。 MDM工具很有潛力,但并不是全面的解決方案 這四名接受采訪的高管都已經在使用或者評估MDM工具。不同的供應商提供功能不同的MDM工具,但一般這些工具都會追蹤網絡中的移動設備,并能根據企業的政策來限制哪些用戶可以訪問特定應用或者網絡區域?傮w而言,企業都在涌向MDM工具。在2010到2011年,Nemertes Research 調查的企業中,21.2%的企業在使用MDM.根據分析師Philip Clarke表示,該公司預計在2014年年底,這個數字將會增加到84%. 然而,單靠MDM并不能管理擁有多個設備并使用相同身份登錄信息將所有設備連接到無線局域網(WLAN)的用戶。如果WLAN本身不能區分經過審查的設備和可能受感染的設備,網絡將處于危險之中。IT部門必須能夠識別用戶的多臺設備,并對不同的用戶及其設備授予基于角色的訪問權限。這通常需要與其他工具整合,包括身份管理(IDM)和NAC產品。 BYOD安全:使用帶外管理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Rowan-Salisbury學校系統的執行主管Philip Hardin表示,該學校系統需要基于一系列的變量來控制移動設備網絡訪問,包括設備類型、位置和應用等。然而,Hardin的團隊需要以自動化的方式來支持軟件安裝以及跨多設備執行政策。 因此,該學校采用了Aerohive的HiveManager—帶外網絡管理系統,以及JAMF Software的iOS MDM套件。Aerohive的HiveManager讓企業可以為每個用戶身份和設備類型組合配置個性化的政策——政策管理網絡接入、防火墻、允許特定訪問的時間以及針對安全VPN接入的通道政策。 Hardin表示:“HiveManager提供中央數據收集,并提醒我們流氓客戶端的存在。它使用設備指紋基于策略來應用特定安全功能,并為單個和組群設備監控設備的運行狀況,以圖形方式直觀地顯示。” 與此同時,JAMF Software會測試蘋果設備以確保它們安裝了蘋果MDM客戶端。該軟件會將新設備導向到一個端口來接受設備的配置文件,從而確定其訪問權限和特權。Hardin補充說:“這種整合的解決方案使學校能夠管理應用訪問,以及設備上的安裝和軟件更新。”該解決方案可以完成配置文件管理和訪問控制,而不需要個人設備安裝NAC客戶端。 身份管理:BYOD安全的核心 紐約州的Hartwick學院使用IDM工具和下一代防火墻來處理其設備管理和訪問。Meru身份管理器(Identity Manager)通過Smart Connect和Guest Connect模塊來同時控制訪客和員工設備的網絡訪問。當該學院的新員工首次嘗試打開一個網頁時,他將被重定向到Meru IDM設備上的強制門戶頁。 Hartwick學院IT執行主管Davis Conley表示,“我們的IDM設備有2048位VeriSign證書,該證書用于加密該強制門戶網站的網頁,然后員工下載SmartConnect作為applet或者網絡配置文件。” SmartConnect配置該設備使用加密的網絡,自動驗證用戶,讓設備將其作為首選網絡,然后從設備的SSID列表移除開放式網絡。而訪客用戶可以在Guest Connect注冊Guest SSID.Smart Connect和 Guest Connect都有自動化基于角色和政策的BYOD配置。Conley稱,“Guest Connect要求用戶填寫真實的姓名、電話號碼以及他們所要訪問的校園內的人,如果有問題的話,我們可以關閉他們的網絡訪問。”然后,Meru IDM使用一個機制來收集設備MAC地址用于未來的設備識別。 然而,Hartwick學院沒有使用Meru解決方案的活動監控、政策管理和政策執行部分。Conley稱:“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政策管理,我們使用Bluecoat數據包成型器、Palo Alto下一代防火墻和Tipping Point設備來查看哪些設備在傳輸帶有病毒的內容,然后我們會要求用戶解決這個問題。” BYOD管理:帶有NAC的WLAN分析工具 密歇根州的Central Michigan大學使用Lancope的StealthWatch網絡分析儀來檢測WLAN上的行為以及跟蹤用戶活動。該大學網絡管理人員Ryan Laus表示,“我們使用StealthWatch來查找異常行為,并找出用戶正視圖做什么。然后,我們使用NAC設備(來自Bradford Networks)來識別用戶,這是一個手動過程。”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上一篇:數據中心布線不容出乎意料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