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系統下載
當前位置: 首頁 > 網絡技術教程 > 詳細頁面

看軟交換技術如何完成互聯互通

發布時間:2022-05-23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軟交換技術還是比較常用的,于是我研究了一下軟交換技術如何實現互聯互通,在這里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用。目前,我國各電信運營商對軟交換技術都投入較大的熱情,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相繼完成了各自的軟交換試驗。各運營商對軟交換技術投入商用還是持謹慎態度,原因是軟交換的商用還需要解決幾個問題。

1.本地和長途業務的劃分

傳統的電路交換網,不管是固定網還是移動網,把本地網內的呼叫稱為本地呼叫,按本地電路業務進行計費;經過長途網的呼叫稱為長途呼叫,費用要包括本地電路業務的費用和長途電路網的費用。

對于IP電話,目前我國有兩種類型的IP電話,一種是經本地PSTN接入長途為IP的IP電話,其費用要包括本地PSTN的接入費和長途IP電話費;另一類是沒有本地PSTN接入的IP電話, 其費用只包括長途IP電話費。

對于軟交換的組網,由于目前還沒有標準規定未來軟交換組網的網絡架構,因此軟交換組網的網絡架構需要盡快確定,特別是軟交換的組網采用了IP作為承載網,是否還需要類似PSTN的本地網和長途網的概念,是否需要還是就沒有本地和長途的區分(除國際呼叫之外,所有的電話呼叫只有一種費率)都沒有確定。這個問題需要電信管制部門和運營商一起來確定。

從服務的角度看,用戶并不關心網絡采用的是何種技術,如果電信運營商能夠使用軟交換組網的技術和保證質量的承載網,提供與電路交換網一樣服務質量,還是可以把網絡按照PSTN一樣劃為本地網和長途網的。從目前軟交換提供的業務分析,還沒有哪一種業務可以稱為killer業務。因此,在軟交換發展的初期,基本話音還是運營商爭奪的焦點,而長途業務是獲得利潤的重中之重。

2.移動性

目前,接入網絡的終端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普通電話機通過接入網關或用戶網關接入到網絡,這種用戶的用戶線接口是網關提供的Z口;另一類是智能終端(例如SIP終端、H.323終端),它可以直接接入網絡,這種用戶的用戶線接口是以太網口。如果將來的計費都是基于用戶口,即類似PSTN的計費,用戶線接口與用戶捆綁進行計費,這種方式實現簡單,但是不安全,可能出現偷打盜打電話的現象,此外作為未來的網絡,也不能夠提供用戶的移動性。

軟交換組網支持SIP終端用戶的移動性,目前的實現方式是SIP終端用戶離開自己的歸屬地游牧(有別于移動網的漫游,移動網的用戶在接入網絡后仍然可以移動,而固定網的用戶在接入網絡后就不能移動)到非歸屬地的網絡之后,接入網絡進行注冊和認證,注冊和認證通過后就可以獲得網絡的服務。但是目前的注冊和認證并不經過游牧地的軟交換,而是旁路游牧地的軟交換,直接從終端到歸屬地的軟交換進行注冊和認證,因此呼叫建立的過程中也不經過游牧地的軟交換。這種業務的提供方式的缺陷在于,游牧地向用戶提供了接入服務和承載服務,但是由于這種缺陷使游牧地的運營商無法向用戶歸屬地的運營商進行結算,得不到其應得的收費。這種移動性業務要得到發展,就應該按照移動網的漫游業務一樣,用戶接入注冊到游牧地的軟交換,認證去歸屬地進行認證,呼叫建立時,呼叫就應該通過游牧地的軟交換,這樣游牧地的軟交換就可以產生CDR,游牧地的計費中心使用CDR進行計費。

3.編號

目前,各運營商對軟交換技術的使用,只停留在試驗和零散地商用,因此采用了與PSTN混合編號的方式,即-局號的方式。如果要使用軟交換技術組織跨地區、跨省的網絡或更大范圍的網絡,就需要考慮采用類似移動網的編號方式,即-網號的方式,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從被叫用戶號碼就可以判斷出被叫用戶是軟交換網的用戶,呼叫就直接進入軟交換網絡,避免呼叫兜圈子。信息產業部于2000年11月發布了“YD/T 1088-2000 IP電話業務的編號”,本標準對于IP電話業務中以下3種情況的編號要求進行了規定:

(1)基于IP網絡的用戶呼叫PSTN/ISDN/移動用戶;

(2)PSTN/ISDN/移動用戶呼叫基于IP網絡的用戶;

(3)PSTN/ISDN/移動用戶之間進行通信,使用基于IP的網絡在呼叫所涉及的用戶之間進行連接。

其中,(2)規定了IP用戶采用網號的方式。但是這個標準當時并不是為軟交換網的用戶專門制定的,而且軟交換支持的用戶種類比較多,業務也非常豐富,將來可能從編號上需要區分開不同種類的用戶。因此,軟交換的編號是在運營商商用軟交換技術商用之前需要信息產業部亟待規定的問題。

4.軟交換的互聯互通

軟交換作為下一代網的控制核心,不可能是孤島式地通過PSTN相互連接起來,而必須實現軟交換之間的互聯互通。目前軟交換之間的互聯互通協議主要是會話初始協議(SIP)和與承載無關的呼叫控制(BICC)。BICC是基于N-ISUP的信令協議,在不影響現有網的接口和端到端業務的情況下,在寬帶網上支持窄帶ISDN業務,與現有網絡和攜載語音消息的任何系統完全兼容。目前,ITU-T的第11研究組(SG11)研究的BICC CS2支持ATM和IP的承載網,因此BICC從協議、程序的完善性及可用性方面,更安全、更可靠,更適合大的電信網絡。對于基于SIP的呼叫控制,雖然IETF也已經提出了一系列SIP的標準,例如RFC3261(代替了RFC2543),RFC3262,RFC3263,RFC3261,RFC3265,RFC2976等,但沒有一個RFC是專門用于軟交換之間的SIP的呼叫控制標準。

SIP在軟交換控制的網絡中還是得到了很快的應用,甚至有人認為將來軟交換之間采用的控制協議就是SIP。軟交換發展的初期,出于能夠提供相對于電路中繼價格便宜的長途中繼,使用了軟交換控制IP分組電路代替電路交換網的長途中繼。但是對于運營商而言,軟交換的誘惑力,并不是長途IP電話的價格便宜,而是利用軟交換特有的技術,能夠向用戶提供新的服務。多媒體業務是未來軟交換能夠提供的具有競爭力的業務,而SIP終端就是提供多媒體業務的一種終端,因此軟交換要支持SIP終端,就需要支持SIP協議。如果軟交換之間采用BICC,那么軟交換網在支持傳統的語音業務時,軟交換就使用BICC,支持SIP終端的多媒體業務時就使用SIP。這樣在軟交換控制的網絡中就會同時有兩張網:BICC和SIP。對于運營商而言,要同時管理維護性質不同的兩張網非常困難,也會遇到許多預想不到的問題,而采用一種核心控制協議應該是不錯的選擇,那就是SIP。

雖然SIP更可能是發展的方向,但是由于SIP并不是專門用于呼叫控制,而且增加業務,都可能需要對SIP進行擴展,因此SIP的標準化還任重道遠。目前中國聯通的軟交換試驗在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進展,聯通軟交換試驗的七個廠家已實現了基本業務和軟交換之間的互聯互通。

5. 視頻業務和終端

目前,提供視頻業務的終端主要有兩類終端:SIP終端和H.323終端。SIP終端就是采用SIP協議的終端,它應該是未來的一種終端。H.323終端所以成為軟交換體系中的一種視頻終端,原因是現在的視頻終端種類比較少,因此在制定軟交換的規范時就要求軟交換支持H.323終端。為了支持H.323終端,軟交換就需要支持H.323協議體系,為了支持一種終端,需要軟交換額外的開銷。此外,H.323協議體系采用TCP傳送應用層協議,而TCP這種面向連接的協議對傳送長消息的弱點是不如UDP靈活。所以,將來制定標準最好只要求軟交換只支持SIP視頻終端,簡化軟交換的協議族。

呼叫連接時,為了確定業務類型,例如,確定是普通話音連接還是視頻連接,作為計費的一種考慮,軟交換需要打開SIP協議中封裝的會話數據描述(SDP),但是有些廠家并不支持這種功能。此外用戶對視頻業務可能有許多要求,例如用戶需要時同時傳送音頻和視頻,不需要視頻時只傳送音頻,目前從軟交換和終端還都不能實現,視頻業務標準化還需要一段時間。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本文章關鍵詞: 軟交換技術 
久久亚洲国产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