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系統下載
當前位置: 首頁 > 網絡技術教程 > 詳細頁面

移動接入網IP化面臨的重大挑戰

發布時間:2022-05-22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移動接入網還是比較常用的,于是我研究了一下移動接入網IP化面臨的重大挑戰,在這里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用。3G時代,移動化、寬帶化、IP化成為通信網演進的大勢所趨。各種豐富的業務將帶來網絡流量空前增長,思科預計未來移動視頻的業務量將劇增至總業務量的64%。對此,運營商正全面展開網絡IP化浪潮。江蘇省郵電規劃設計院的傳輸專家封雙榮認為,當前接入網IP化存在三大現實挑戰。

移動接入網IP化成運營商新的需求

3G啟用后,數據業務速率急需提高,這使基站IP化成為運營商迫切所需,F在的移動網絡仍以語音業務為主,但隨著3G承載的數據業務增多,底層承載網的IP化是必然。封雙榮表示,在現在骨干網和匯聚網層面大量IP化的情況下,焦點轉到接入網層面。所謂電信網絡IP化問題,主要的挑戰是移動接入網的IP化,接入層上業務復雜,種類繁多;上層網絡業務雖然流量大,但是都是大顆粒業務,數據規整,設備量也少,其IP化簡單得多。所以運營商競爭的焦點從來都在接入網和業務網,業務網的競爭在于業務的吸引力和創新性,接入網的競爭則在資源的豐富和積累。

“當前運營商的核心網幾乎都已實現IP化。中國移動的交換機全部改成軟交換,只剩移動基站業務接口的IP化;中國電信核心網元的電路也在IP化,承載在CN2上,這是個典型的全IP網絡。目前許多基站廠商能做到基站接口采用IP接口,所以關鍵在承載網如何適應。”

移動接入網資源需要運營商進行長期、大量的投資積累而來。盡管中國移動的業務收入遠遠領先于中國電信,但是中國電信積累了多年的移動接入網絡資源,中國移動卻不可能在短期內建設起來,與其抗衡。因此進入全業務運營后,中國移動需要重新審視中國電信這個競爭對手。

挑戰一:實現路線尚存三種爭議

移動接入網IP化對全業務運營至為重要,但是其實現的技術路線尚不明確。封雙榮認為,目前這一問題存在三種爭議:一是啟用MSTP的IP收斂匯聚功能;二是采用新的傳輸技術PTN進行替代;三是采用電信級以太網技術。前兩個觀點業界做傳統電信傳輸的專家支持較多,而做數據的專家則傾向于第三種方案。

封雙榮認為,MSTP技術本身具有IP收斂功能,但因為它是SDH和IP融合的產物,所以國外一直不很看好,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現在主要采用的是其FE端口提供能力,沒有真正啟用其IP收斂能力,該功能一度被很多人所忽視。而新型的PTN設備價格較高,于是設備商有意識地淡化MSTP,推廣PTN,所以MSTP不被很多人看好。而要最大限度地發揮PTN的分組傳送優勢,目前SDH/MSTP的環網結構不適應。

PTN的技術成熟度和價格問題,使運營商對PTN的引入非常謹慎。當前,PTN設備價格是MSTP的三到四倍,在MSTP能滿足用戶需求的情況下,引入PTN就顯得不很急迫。封雙榮表示,中國電信在集團層面非?粗爻杀締栴};中國移動也僅是在一些地方做試點,并未進行廣泛建設。此外,業務驅動問題是運營商升級MSTP的主要動力,只要現網能滿足業務需求,運營商就不會輕易升級。

挑戰二:OAM、QoS、安全等問題

移動業務的承載網分為核心網和接入網兩部分,一般是核心網先進行IP化,隨后在市場和技術的驅動下,逐步進行移動接入網的IP化。當前,IP-RAN(基于IP的移動接入網)正成為運營商的關注焦點,但它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封雙榮表示,IP承載網傳送移動基站業務最大的問題在于在哪一級收斂匯聚。如果在RNC節點處收斂,傳輸網承載的電路將是海量的,現在基站最大容量為5個E1,以后FE的網絡容量相當于現在的10倍多,系統難以承受;如果在每個匯聚節點收斂,IP數據封裝問題將使部分管理信息難以實時準確地傳送,網絡管理能力大大下降,這和語音傳送的高質量要求以及運營商要求的網絡高可靠性和可管理性相違背。

從運營角度看,運營商更加關注OAM和QoS。IP化后,所有的承載都用IP內核,管理能力的下降成為必然,一個不具備管理能力的網絡,就無法給運營商帶來利潤。“這就是在現在互聯網時代運營商反而被邊緣化的重要原因。所有的運營商都在避免走這條老路,電信級以太網正是在此背景下被提出。”

網絡大量的IP化后,IP路由技術使網絡忙時的電路擁塞不可避免,用戶在互聯網中可以接受,但在語音業務中無法接受,F在運營商小范圍試點,QoS問題尚不突出,但大范圍應用后,將必然出現。另外,相比于電信網,IP網絡更易于受到攻擊,安全問題也是一大挑戰。

挑戰三:統一承載還是單獨建網

移動接入網一直存在統一承載和單獨建網兩種聲音。封雙榮認為,目前,在接入層面,電信和移動基本都是單獨建網,在底層分離,到主干以上都是融合的;在移動接入網的建設思路上,中國電信傾向于選擇統一承載,而中國移動傾向于選擇建兩張網。

中國移動白手起家,基站傳輸網空余資源不足,不能承載寬帶業務;而中國電信正好相反。“舉例來說,發展移動業務需要10個E1電路,發展寬帶需要100個E1電路,原來移動就掌握了10個E1的資源,而電信是100個E1,F在移動要用10個E1去融合100個,肯定吃緊,還不如新建,因為網絡容量是翻幾番的關系;而對于電信來說,用100個E1去融合10個E1,只是容量增加了10%,進行擴容便可解決。”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二者網絡現狀和定位完全不同。封雙榮認為,移動網絡和移動業務是中國移動的命根子,即便寬帶業務發展不起來,他們也不會忽視移動網絡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因此其對基站回傳業務高度重視。而中國電信則把移動基站作為一個普通的接入點,中國電信發展移動業務,一方面是彌補沒有移動語音的缺憾,另一方面是用移動寬帶和固定寬帶業務形成互補。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本文章關鍵詞: 移動接入網 
久久亚洲国产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