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22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也許很多人對城域網光纜線路還不是特別的了解,沒有關系,下面我們就詳細的介紹了城域網光纜線路整體設計以及技術應用。如何建設城域光纖光纜網?第一應根據城域網的網絡結構;第二是根據城域網的建設思路,網絡的拓樸應具有靈活性和升級能力。根據近幾年城域網建設的實踐,筆者提出幾點城域網光纜線路網的設計思路。 1.核心層光纜線路 核心層光纜線路主要是連接城域網的核心節點,如電話交換局、匯接局、目標局、移動交換局、核心/出口路由器等。核心節點通常數量不會很多,但其地位、作用重要。它不僅對傳輸帶寬需求大,而且業務種類較多,同時對網絡生存性要求較高。通常既是大的電話交換局(所)又是綜合業務設備安裝機樓,一般坐落在交通方便或者是某區域的經濟政治中心,同時,連接核心節點的城域網光纜線路的路由上會有配線光纜和許多大客戶需要考慮。因此,連接核心節點的光纜一般是主干光纜,通常光纜的纖芯數會比較多,少則上百芯,多則幾百芯甚至上千芯。 考慮核心層光纜線路網結構時,既要根據城域網核心節點的業務現狀,又要考慮到有利于業務的發展和網絡結構的演變。如為減少初期建設成本,目前的核心層光纜線路可考慮以環網結構、虛擬格形網配纖法(即每個節點之間都有直達的光纖)為主,其典型的光纜網結構及纖芯(以148芯為例)。今后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補充完善,逐漸實現物理路由上的網格形的城域網光纜線路。 虛擬格形網配纖法的光纜環網結構具有快速向格狀網演變的靈活性,非常適合快速組建類似ASON試驗網的需求。但它只是虛擬格形網,生存性較差,如果光纜中斷,就有可能造成網狀網的多條邊同時中斷。因此,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逐步建設一個物理路由上的網狀光纜網。主干光纜的纖芯數一般應滿足不少于5年的用戶需求,可以按整個城市總需求估算總出局纖芯數,然后根據用戶分布情況,分攤到每個局的每條出局主干光纜。 2.匯聚層光纜線路 城域網的匯聚層節點通常數量較多,都是重要業務點,它主要是連接交換機的端局、基站控制器、匯接路由器、專線用戶等;匯聚容量較大,而且業務種類較多,要求實現業務的有效匯聚和調度,減輕核心層的帶寬壓力,解決帶寬資源應用的合理性。因此,匯聚層城域網光纜線路網絡結構建議采用環形網結構為主,鏈形網為輔。光纜環網結構最大的好處是城域網光纜線路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如B、C段發生線路故障,光纖中斷,它可從B經A、E、D連接到C恢復通信。但前提是有冗余的光纖,缺點是成本較高。 匯聚層光纜的芯數主要取決于匯聚層有源設備組網所需的纖芯數,即組建MSTP業務平臺和數據接入設備組網所需的纖芯數。匯聚層的MSTP設備一般要求不超過6個開口點,有的運營者要求不超過8個開口點。通常按每5個開口點構成一套匯聚傳輸系統,每套匯聚傳輸系統按雙向各占用4芯考慮,數據接入設備按每個開口點歸屬2個目標局(所),每個開口點占用4芯考慮。 3.接入層光纜線路 城域網光纜線路是從匯集點連接到無數個終端節點(如移動的基站、交換機的遠端模塊局、數據業務節點、大客戶以及重要的客戶等)的光纖線路,需要面對各種應用用戶或系統,覆蓋區域一般不會太大,通常主要采用星/樹形結構,對于需要連接部分專線用戶、重要用戶、對可靠性要求高的用戶,可采用環形結構。歸納起來有3種配纖方法。 樹形遞減直接配纖法 樹形遞減直接配纖法與原音頻電纜直接配線法類似,即接入用戶的配線城域網光纜線路直接從主干光纜中引出,光纜的芯數從局端起向遠端節點(遠端分纖箱)逐級遞減。樹形遞減直接配纖法適用于需求分散在較大范圍內,并且變動又小,用戶較為穩定的地區。 樹形遞減直接配纖法的光纖的通融性極差、而且需要主干光纜的纖芯數較多,光纖資源不共享,光纖的利用率較低。如果節點的用戶預測稍有偏差,就可能造成某些節點纖芯不足,另外一些節點纖芯過剩。此外,樹形遞減直接配纖法的生存性也比較差,萬一主干光纜發生故障,將影響它下游的一片用戶。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