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系統下載
當前位置: 首頁 > 網絡技術教程 > 詳細頁面

知道路由技術性能比較的基礎原理

發布時間:2022-05-18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了解路由技術性能比較的基礎原理,首先我們得知道三種路由技術是那些。Q:交換網絡的路由技術,A:交換是當前網絡技術發展的方向。路由技術是交換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交換網絡中路由技術選用得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到網絡的整體性能的好壞。因此路由技術越來越受到生產廠家與網絡設計人員的重視。

三種路由技術性能比較

目前交換網絡中的路由技術性能比較有三種,其中第一種是最為保守的方法,即第三層的路由器與第二層交換機相結合的方法。第二層交換機嚴格限制于橋結構,用于同一虛擬網內的不同節點之間的數據交換,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即數據鏈路層實現虛擬LAN的功能,將第三層的功能留給路由器實現,由路由器完成虛擬網絡之間的數據傳輸與建立LAN與企業主干網連接的工作。

第二種方法采用分布式路由技術。其特點是它使用多層交換機,將第二層的橋與第三層的路由結合在一起,有的文獻也將多層交換機稱之為第三層交換機。它本身所具有的路由功能支持虛擬LAN,并支持大多數同一虛擬網內或不同虛擬網之間節點的通信,減少了工作組與部門之間所使用的路由器的數目。但它仍然不能完全擺脫使用傳統路由器,這是因為多層交換機只能提供高檔路由器所能提供的協議、安全、交通管理及與WAN連接功能的子集。

如CISCO公司7000系列路由器能夠處理12種協議并支持點對點、電路交換與信元交換的廣域網通信,而Alantec公司生產的Powerhub多層交換機卻只能處理三種協議:DECnet、IP與IPX,并且沒有WAN接口。因此,多層交換機網絡中需要使用路由器作為廣域網的網關,并完成較為復雜的路由技術性能比較。

交換網中的第三種路由技術則采用了一種全新的結構:路由服務器與邊界交換機相結合。我們知道,傳統的路由器完成信息包的轉發與路由選擇兩項工作。而基于路由服務器的網絡則由兩個獨立的設備分別完成上述兩項功能:邊界交換機完成信息包的轉發,而路由信息的確定由價格較為昂貴的路由服務器完成。

邊界交換機只有在自己的地址表中找不到目標節點的地址時才訪問路由服務器,此時路由器對之響應一個正確的地址,交換機再將該信息緩存備用。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路由服務器與交換機之間的通信協議還不統一,不同廠家的產品還不兼容。

路由技術性能比較:與ATM主干的連接

由于路由服務器與分布式路由方式組成的交換LAN與ATM主干相連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故各公司提供的連接方式也不盡相同。常見的方法是將以太或令牌環局域網交換機的所有虛擬網的交通送往裝有ATM接口卡的路由器,但這種作法的缺點是路由器將會成為整個網絡的瓶頸,影響了網絡的整體性能。

較好的方法是,以太LAN交換機都備有各自的ATM接口,從而允許LAN交換機與ATM交換機直接建立連接,不必經由路由器,這是一個明顯的改進。但不同虛擬網之間的數據傳輸仍需經過路由器,瓶頸依然存在。

目前關于傳統的交通在ATM上傳輸有兩種標準:其一是ATM論壇制定的LAN仿真,另一種標準是國際計算機互連網絡工程任務組IETF制定的ATM上的傳統IP標準(IPOverATM)。LAN仿真運行于介質訪問控制MAC層,它的最大好處是,能確保以太及令牌環的交通在不需對應用程序及人機界面做任何改變的情況下在ATM網上正常運行。

IPOverATM標準與LAN仿真具有相同的目的,與LAN仿真不同的是,它只允許ATM交通運行于IP網絡。但是,它們都沒有徹底地解決不同虛擬網之間交通的傳輸,仍需要在不同虛擬網之間設有路由器:路由器將信元裝配成信息包,完成路由選擇,并在發送前再將信息包恢復成信元,這樣做效率明顯要低得多。

為了消除路由器形成的瓶頸,ATM論壇制定了ATM上的多協議傳輸標準(MPOA),其目的是解決ATM上的多種協議的傳輸,這其中包括IP、IPX/SPX與Appletalk等。MPOA的不同虛擬網之間的路由交通是基于網絡層的交通信息(如IP子網地址),以達到避免使用外部路由器的目的。

路由技術性能比較結論

路由技術性能比較所述,三種路由器技術各有特點,各有所長,用戶可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加以選擇。需要強調的是,路由技術在當前,乃至于在可預見的未來,仍是交換網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路由技術選擇的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網絡整體性能,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本文章關鍵詞: 路由技術性能比較 
久久亚洲国产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