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系統下載
當前位置: 首頁 > 網絡技術教程 > 詳細頁面

光纖接入技術進展迅速

發布時間:2022-05-14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目前我國的光纖接入技術產業發展是非常迅猛的,可能好多人還不了解光纖接入技術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沒有關系,看完本文你肯定有不少收獲,希望本文能教會你更多東西。光纖接入技術通信產業的發展依賴市場的驅動,同時也必須依靠技術的發展來支撐。近年來光纖接入技術的主要發展趨勢包括提高容量、進一步智能化、電信級以太網的光傳輸和光纖到戶等,而涉及的技術標準則包括DWDM、ASON、GPON、EPON等。與這些技術的發展相同步,光通信測試技術也發展迅速。

大容量測試催生新儀表

隨著技術的進展和業務的發展,WDM技術正從長途傳輸領域向城域網領域擴展,適用于城域網領域的WDM系統稱為城域WDM系統。低成本是城域WDM系統最重要的特點。由于城域網的傳輸距離通常不超過100公里,因而長途網必須使用的外調制器和光放大器可以省掉。又由于可能省掉光放大器,波長數的增加和擴展不再受光放大器頻帶的限制,可以容許使用波長間隔較寬、波長精度和穩定度要求較低的光源、合波器、分波器和其他元件,這就使得元器件特別是無源器件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因而降低了整個系統的成本。

在WDM技術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各大測試儀表廠家也推出用于WDM測試的創新型儀表

美國Optellent公司推出小型化10Gbit/s誤碼測試儀OptoBERT系列,其型號為OPB-X110。該產品在非常緊湊的結構內放置了參考時鐘、信號格式發生器、時鐘恢復電路以及誤碼分析器,具有靈活方便的操作界面,帶有10Gb/s光口與電口,可滿足對器件、模塊和子系統的研發生產測試的需要,并可以在野外工程安裝和故障定位環境下使用。就光纜極化模色散特性而言,近期中國電信的研究結果表明,我國京廣線以東地區敷設的多數光纜的極化模色散性能可以基本滿足40Gbit/s傳輸的要求,因此光纜的極化模色散性能也不再是主要的應用障礙。

因此,40Gbit/s傳輸設備的測試儀表市場表現活躍。EXFO推出IQS-600集成認證系統,可針對最高40Gbit/s的器件和系統測試。該系統是一種同時兼顧研發和生產制造的高度模塊化的測試平臺,集成各種光傳輸和數據通信領域的測試儀表于PC控制的平臺中,支持全自動測試功能,無須外接電腦就可以運行自動化軟件以及各種擴展協議指令。同時它還可以遠程監控測試過程,支持RAID性能,實現實時數據鏡像。

無獨有偶,近日華為公司采購安立公司MP1595A40Gbit/sSDH/SONET分析儀,用于全球首家40Gbit/s海底光纜系統傳輸。華為利用MP1595A驗證了40Gbit/s傳輸系統的性能。同時,DigitalLightwave也在40Gbit/s的測試儀表市場取得突破。DigitalLightwave贏得美國主要運營商的108萬美元訂單,為該運營商提供下一代技術的NIC軟件和硬件平臺。NIC平臺具有手持式和機架式兩種,可以支持最高40Gbit/s的SONET/SDH、最高43Gbit/s的OTN、一級以太網、下一代網絡(VCAT,LCAS, GFP)以及光纖通道等技術標準的測試。另外,NIC測試平臺也可以由用戶根據需要靈活選擇模塊進行升級。

近年來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對“光進銅退”工程的推進,大大推動了光纖接入技術市場的發展。中國電信總工程師韋樂平對未來光纖市場進行預測時表示,目前全球的固話線路約為12億條,未來10年內有1/3的銅線改為光纖是完全有可能的,這就意味這有3.6億路光纖,每個用戶線路平均長度為3公里,那么未來的10年中接入網的光纖需求就有10億公里,而這個數字要比過去30年的光纖鋪設總量還要大。

同樣,光纖市場的大量需求也是測試儀表廠家的機會。EXFO推出針對城域網的FTB-5700單端色散分析儀;贓XFO的專利技術,該產品支持從光纖一端進行高精度的色度色散測試,同時支持單端測試PMD。

JDSU也推出應用于T-BERD/MTS-6000和T-BERD/MTS8000系列平臺的光色散測量模塊。該產品可幫助技術人員迅速確認光纖線路是否適合高速CWDM/DWDM系統和ROADM系統。該模塊同時支持色度色散CD、偏振模式色散PMD以及損耗譜的色散。該產品是目前業界最緊湊、集成化水平最高的針對現場應用的色散測試方案之一。

上海嘉慧在光纖輸出半導體激光光源產品上取得了突破。近日,上海嘉慧正式推出JWD系列臺式儀表JWD1100。JWD1100是一臺多通道、高穩定性小功率光纖輸出半導體激光光源。該產品采用優質寬溫度元器件、經過計算機優化設計的功率及溫度控制環路、經實驗驗證的整機電磁兼容設計以及獨特的二級恒溫系統,從而在設計上保證了在整個使用溫度范圍和惡劣電磁環境下輸出功率及波長高度穩定。

傳感器市場不容小覷

有預測數據顯示,2001~2011年傳感器/執行器市場的累加平均增長率(CAGR)達30%,2011年銷售額將達到127億美元。2008年,慣性傳 感器(加速度計與陀螺儀器件)將成為固態傳感器領域中的最大產品類別。

對此,專家指出,低成本慣性傳感器設計正在進入大批量消費與便攜計算系統,用于保護產品免受損害、改善無線連接、提供基于移動方式的新的用戶輸入指令(不是通過鍵盤及按鍵輸入)。近日,德國施克(SICK)推出系列HLG光格網傳感器。憑借其高分辨率和快速的轉換速度,該款HLG產品對于施克公司光格網解決方案的多功能點陣應用是個理想的補充,可以在傳送帶上進行分揀計算并提供尖端檢測手段。

另外,國內傳感器領域的自主創新成果也在近期顯現。近日,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學院光纖接入技術研究中心饒云江教授團隊應用157nm和飛秒激光微加工技術制作出新一代微納光纖琺珀傳感器。與傳統手工制作方法相比,利用激光微加工技術制作光纖琺珀腔具有方法簡單、一次成型、能夠實現光纖琺珀腔的高質量批量制造等突出優點,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與此同時,由天津大學李恩邦教授研發的高靈敏度多模光纖應變傳感器引起國際學術界關注。近日,全球最大的物理及相關學科的信息傳播機構之一“英國物理學會”的官方網站報道了這一成果,并從學術方面對該項研究成果進行了引述和評價。據了解,高靈敏度多模光纖應變傳感器比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光纖布拉格光柵(FBG)傳感器更靈敏,其結構也更為簡單。它具有不受電磁場以及其他外界環境變化的影響、靈敏度高、體積小、壽命長、絕緣性好、可實現分布測量等傳統電傳感器不可比擬的優點,越來越受到國際光子學領域的重視。綜合上述分析,大容量測試、光纖測試和傳感器是近期光纖接入技術測試市場的關鍵詞,目前大部分全球領先的測試廠家仍然為國外廠商,而國內廠商對測試儀表的研究也正在起步。

2008年國內光通信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根據網通發布的公告,網通預計投資150億元開始實施部分地區光纖到戶,該計劃涉及的資產規?蛇_150億元。同時隨著村村通工程、西部大開發、奧運規劃以及2010年世博會等國家級基礎設施工程建設的全面鋪開,中國光通信市場的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預計2008年國內光纖的產量將達到6200萬芯公里,同比增長約19%。

非傳統用戶專用光網絡市場是光通信市場另一個增長點,其市場規模將逐漸擴大。非傳統用戶主要包括大的行業應用用戶,如電力、證券、交通、石油等。預計2008年非傳統用戶專用光纖接入技術市場在整個光通信市場中的份額將達到9%。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本文章關鍵詞: 光纖接入技術 
久久亚洲国产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