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14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接入網技術的迅猛發展,也出現很多種光纖接入技術,可能好多人還不了解光纖接入技術的發展現狀和關于GPON光纖接入技術,沒有關系,看完本文你肯定有不少收獲,希望本文能教會你更多東西。 1. 全業務寬帶 寬帶的迅猛發展正在極大地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以及電信業的運營和商業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基于光纖接入技術的視音頻內容娛樂、網絡游戲、虛擬社區多媒體信息發布共享等信息服務正在被越來越廣泛的使用,給人們提供更加豐富和便利的生活方式;而對于電信行業,傳統的以單一話音為主的商業模式,或是以面向網頁瀏覽、電子郵箱等簡單互聯網訪問為主的帶寬提供模式,正在迅速向以提供融合多媒體應用的全業務商業模式發展。 未來將是一個寬帶無處不在的世界:用戶需要能夠在任意屏幕上(包括電腦、電視、手機等多種終端)隨時隨地享受到各種融合的寬帶多媒體服務。全業務寬帶不僅可以滿足終端消費者對于便利性的追求,更有助于運營商提升消費者忠誠度,吸引新用戶,創造新的收入流。隨著全業務融合時代的到來,應用將會前所未有的豐富。包括高清晰IPTV等在內的多種增值多媒體服務,將成為運營商收入的重要來源,同時,也必將對運營商構建全業務寬帶網絡提出新的要求。 2. GPON光纖接入技術 作為全業務寬帶網絡的重要部分,寬帶接入網絡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一方面,xDSL技術逐步從ADSLADSL2ADSL2+等向能夠提供更高帶寬的VDSL2升級,而這也要求VDSL2 DSLAM更加地靠近用戶側。隨著VDSL2局點呈數量級的增加,也就提出了高效匯聚大量DSLAM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雙絞線技術在帶寬提供、接入距離等多方面的天然缺陷,光纖正在迅速取代銅線成為理想的光纖接入技術媒介。 國內主要固網運營商緊跟寬帶接入網絡的發展趨勢,均提出了“DSLAM下移”和“光進銅退”的戰略,為滿足全業務寬帶要求的網絡發展指明了方向。GPON(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吉比特無源光網絡)光纖接入技術正是為運營商提供電信級全業務寬帶光纖接入技術網絡解決方案應運而生的。 GPON技術是基于ITU-T G.984.x標準的最新一代寬帶無源光網絡光纖接入技術,具有高帶寬、高效率、多業務統一支持、良好的互通性和可管理性等眾多優點,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主流運營商視為構建全業務寬帶網絡的理想技術。 GPON最早由FSAN組織于2002年9月提出,ITU-T在此基礎上于2003年3月完成了ITU-T G.984.1和G.984.2的制定,2004年2月和6月完成了G.984.3和G.984.4的標準化,從而最終形成了GPON的標準族。GPON在單根光纖上支持 2500Mbps 下行速率及1250Mbps 上行速率。約92%的利用率使單纖能夠提供的有效帶寬大大高于xDSL以及其它光纖接入技術,可以更好的支持如高清晰IPTV、視頻點播等高帶寬應用。 GPON明確了需要支持的業務類型,包括數據業務(Ethernet業務,包括IP業務和MPEG視頻流)、PSTN業務(POTS、ISDN業務)、專用線(T1、E1、DS3、E3和ATM業務)和視頻業務(數字視頻)等,并提供全面的QoS保證不同業務的質量和服務水平要求。如GPON可以將TDM業務直接映射到GEM幀中,使用標準的8kHz(125μs),確保高質量的TDM支持。GPON定義了完整的OMCI(ONT管理控制接口)。通過OMCI,運營商可以實現對ONT的遠程管理,提高業務開通和故障排除的效率,并大大降低運維的成本。 GPON中清晰定義了AES(先進加密算法),支持128bit嚴格的加密機制,提供更加嚴格的安全和保護機制,確保運營商網絡和業務的安全可靠運行。簡言之,GPON是為了滿足運營商在統一網絡上支持多業務融合的需求而量身定制的。它能夠提供電信級的大容量、高帶寬、高可靠、互通性以及可管理性等諸多運營商級特性,為全業務寬帶網絡的構建以及多媒體增值應用的部署提供最佳平臺。 美國AT&T早已經宣布對新建小區全部采用GPON光纖到戶的光纖接入技術方式,并選擇愛立信作為合作伙伴提供領先的GPON產品和解決方案。通過GPON光纖接入技術,AT&T推出了品牌為“U-verse”的高清晰IPTV業務,可以在原有固定語音、移動語音、寬帶上網業務的基礎上,提供新型的高附加值應用,支持多種業務的捆綁銷售、多種資費套餐的用戶定制,為其在激烈的競爭中帶來領先的收入來源。日前,AT&T更是宣布增加其在“U-verse”建設上的投資,從45億美金到50億美金,并計劃到2008年底可以為1800萬家庭提供“U-verse”服務。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上一篇:建設寬帶接入 中國電信先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