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14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隨著通信行業的不斷發展,同時接入技術應用的更加廣泛,寬帶接入技術還是比較常用的,于是我研究了一下,在這里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用。賽迪顧問監測的數據顯示,2006年全球寬帶用戶數增長迅速,每周新增寬帶用戶125萬(2005年寬帶用戶每天新增10萬),其中2/3的用戶選擇DSL寬帶接入方式。截至2006年9月30日,全球寬帶用戶已超過2.63億,年底有望達到2.8億。2005年09月至2006年09月底的一年時間內,全球共新增約6500萬DSL用戶,DSL用戶年增長率達到了62.5%。DSL以65.6%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應用最為廣泛的寬帶接入技術,在歐洲,DSL則以82%的市場份額遠遠領先于其他寬帶接入技術。 2006年中國DSL用戶也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截至12月底共新增DSL用戶1114.3萬戶,同比2005年增長19.6%,累計用戶數達3750.2萬。其中中國電信擁有2400多萬DSL用戶,占其總寬帶用戶近75%,中國網通有900多萬DSL用戶,占其總寬帶用戶數約73%,中國鐵通擁有350萬左右的DSL用戶,占其總寬帶用戶數的95%以上。由于2008年奧運、寬帶資費下調、DSL 終端功能的增強及售價的下降,考慮到國內DSL用戶迅猛增長的趨勢,近幾年內,xDSL技術仍將是我國寬帶接入技術的主流。 據賽迪顧問分析師應江勇預測,2007年增長率將達到45.4%,DSL累計用戶數達5452.8萬,2008年開始,增長率將逐漸放緩,由于2008年奧運的刺激效應,增長率還能維持在22%左右,之后的2至3年將是其他寬帶接入技術的發展及市場培育期,此時的DSL寬帶發展增長乏力,到2011年只能達到1.2%,累計用戶達到7669.1萬。 VDSL將引發寬帶接入技術質的巨變 為用戶提供數字電視或ITPV及triple-play等業務,Cable Modem和ADSL等技術所提供的帶寬還遠遠不夠(IPTV要達到近DVD品質,MPEG4編碼格式對網絡帶寬的要求為1.5M,H.264需要1.2M;高清電視MPEG4則需要15M以上,H.264約為5~8M。),而VDSL技術每秒高達52M速度將使這一切成為可能。VDSL技術的特點與ADSL不同,后者的干線連接主要是ATM,而VDSL則對ATM和IP同時支持。從技術的角度看,VDSL具有以下特點:VDSL使用的頻段是1.1~20MHz,正好在ADSL所用頻段之上;使用QAM或DMT線路編碼技術。QAM屬于單載波調制方式,DMT屬于多載波編碼技術。目前用得較多的是DMT技術,這一技術和ADSL使用的線路編碼完全相同,因此,DMT-VDSL可無縫地應用于運營商目前已部署的超過千萬線的DMT基礎設施;可使用的上行線復接技術;VDSL速率最大下行速率為51Mbps~55Mbps, 13Mbps以下的速率可傳輸距離為1.5公里以上,這樣的傳輸速率可擴大現有銅線傳輸容量達400倍以上。鑒于北京電信、北京網通等運營商給ADSL免費增加帶寬的舉措,賽迪顧問認為,寬帶內容已不再匱乏,而帶寬資源的稀缺已成為寬帶產業發展的瓶頸。由此可見,隨著數字電視或ITPV及triple-play等業務的推廣普及,VDSL將引發寬帶接入技術質的巨變。 固網運營商持續投資xDSL網絡,市場容量不斷上升 DSL以三種方式提供最終用戶接入服務:DSLAM、MSA以及AG。而基于GE架構的DSLAM和MSA都可以平滑演進至AG,所以現階段的DSL寬帶接入技術主要以DSLAM和MSA的方式存在。據賽迪顧問的研究顯示,在經過2004-2005年的寬帶大發展之后,中國寬帶用戶的增長率有所下降(從2005年的54.7%下降至2006年的42.3%),很多省市運營商在2006年的建設量都比2005年要少,但是固網運營商考慮到IPTV及Triple-play業務的承載能力,作為主流寬帶接入技術的DSL網絡建設容量不斷得到提升,2006年,中國電信繼續保持在xDSL方面的投入,新增系統1929.8萬線,投資近30億元。而中國網通則新增系統1197.4萬線,投資近20億元。基于運營商投資建設的趨向及DSL用戶增長的趨勢,賽迪顧問分析師對于寬帶接入技術設備市場容量及規模的預測如下。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上一篇:寬帶接入網面臨的3大難題
下一篇:探究家庭寬帶接入方式選擇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