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14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目前接入網方式有很多,寬帶接入網也是我們很常用的一種,于是我研究了一下如何優化寬帶接入網,讓其更加快速和安全,在這里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用。 一、淺論網絡吞吐量 談起寬帶接入網設備,吞吐量或者是轉發率,始終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寬帶接入網的帶寬再大,如果接入設備的吞吐量不夠,網絡包就會卡在接入設備,形成瓶頸。這對用戶等于是帶寬的浪費,例如用戶有十兆帶寬,但是因為接入路由器轉發率只有五兆,那么用戶實際能享用到的帶寬也會受到限制,變成只有五兆。因此,對于熟悉網絡技術的專家,都知道在選用接入設備時,支持的最大轉發率,應該要大于總寬帶接入網不會形成浪費。 但是專家也常有跌破眼鏡的時候,選擇最大轉發率大于總寬帶接入網的路由器,有時還是會形成卡的局面。我們來看一看由《太平洋電腦網》2006年年底進行的橫向評測的結果,就可知道為什么最大轉發率的參考價值有時并不大。在這項名為“NAT的藝術”的評測以SmartBits專業設備進行的評測,我們可以發現在網絡包較大的情況,路由器的效能是較好的;但是在網絡包較小的情況,例如64Bytes時,很多路由器轉發能力出現大幅退步的情況。 但不巧的是,近年來普及的一些應用,包括MSN、QQ、Skype、視頻、線上游戲等,都是以小包的形式在工作。這對很多用戶的寬帶接入網帶來困擾,很多以前看網頁、下載工作良好的路由器,在碰到大量小包應用的情況時,就發生效能不良,網絡卡的情況。 二、加速及雙核都不夠 小包應用的普及是一個現實,因此路由器廠商沒有理由,必須加以跟進。于是出現不同的方式,來改善小包轉發的效果。一些廠商以取巧的方式,在路由器進行轉發處理時,并不詳細檢查包頭包尾的內容,只是看了網絡包的目的地址,就直接轉發出去,并稱之為“加速”的功能。這個作法,也的確可以起到加速的作用,但是由于沒有檢查包頭包尾,卻為網絡帶來安全性的問題。有些路由器在啟用加速功能后,就不支持防火墻及帶寬管理功能,就是這個理由。這樣的處理方式,在現今攻擊普及,網絡安全漸漸受到用戶重視的情況,顯得不切實際,無法起到較好的作用,反而造成容易受攻擊及病毒的影響,成為網絡安全的漏洞。 用戶需要的是同時能提供防火墻及寬帶接入網管理功能的加速。光加速而無法使用安全相關的功能,是現今許多具備“加速”功能的限制。另外一些廠商,套用計算機領域中強調的雙核概念,以為引用雙核到路由器設備,就可以達到加速的效果。但是實際上,由于基本的問題沒有針對,于是路由器很多時間都花在檢查一個一個大量小包的包頭及包尾內容,即使是雙核的網絡處理器,在進行小包的轉發,也打了很大折扣。當受到攻擊時,雙核的處理器忙于處理大量封包,等于花費很多力量在無用的工作上,實際效能也達不到兩倍。 雙核雖然強大,但是面對量大繁雜的小封包,能發揮的作用也不大。若是不具分辨能力的話,雙核強大的運算能力,反而花在處理無效的攻擊封包或是垃圾封包上。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上一篇:光纖接入技術如何才能良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