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10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光纖簡史 早在1841年,瑞士的Daniel Colladon第一次闡述通過噴射水柱傳導光束的思想。接著,他在跨過桌子的水流中通過一束光束,實現了通過全反射來實現光在水流中的傳播,開創了通過光傳輸信息的原始思想。1880年, 工程師William Wheeler把電燈的燈光通過一系列的玻璃管把整個房間照亮。1965年英國的Charles Kao和George Hockham提出了玻璃套圈的光纖設想。1970年美國的Corning Glass Works使用純凈石英制成了光纖,衰減逐漸從 1000dB/km 降低到20dB/km。現在0.20dB/km衰減性能的單模光纖非常普遍。 從70年代初開始,大多數的長距離電信網絡多半由光纖構成。光纖每秒可以傳輸數百億比特(bits) 到數十公里以外。光纖目前被廣泛應用于局域網主干,將會發展到達桌面的應用。電信公司和有線電視服務供應商, 將光纖應用拉到家庭?傊,光纖逐漸成為了承載各種信息的主要載體,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 光纖到桌面的現狀 銅纜與光纖相比,具有:價格低、施工簡單等特點。所以銅纜仍然在工作區子系統中占統治地位,“光纖到桌面(FTTD)仍不切實際”的想法在業界上大有市場。但我們認為工作區的應用中,光纖和銅纜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在實際使用中,光纖有其特有的長處,比如傳輸距離遠、傳輸穩定、不受電磁干擾的影響、支持帶寬高、不會產生電磁泄露。這些特點使得光纖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中發揮著銅纜不可替代的作用 : 1、當一些信息點傳輸距離大于100米時,如果選擇使用銅纜。我們不得不添加中繼器或增加網絡設備和弱電間,成本急速提高,而且增加了故障點。如果我們使用光纖可以輕易地解決這一問題。 2、在某些特定工作環境中(如工廠廠房、空調機房、電力機房等)存在著大量的電磁干擾源,使用銅纜不能正常工作。而光纖不受電磁干擾影響,完全能夠在這些環境中的傳輸信息。 3、光纖不存在電磁泄漏,要探測光纖中傳輸的信號是非常困難的。在保密等級要求較高的地方(如軍事、研發、審計等單位)中成為了用戶的不二之選。 4、如果應用對帶寬的需求較高,達到了1G以上,那么光纖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5、……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光纖到桌面(FTTD)成為了一種趨勢,在越來越多的應用中得到使用。 目前光纖到桌面(FTTD)的方案有很多。從光纖的類型可以劃分為: 單模光纖9/125(OS1) 多模62.5/125(OM1) 多模50/125(OM2) 多模萬兆50/125(OM3) 這幾種光纖的傳輸距離和傳輸帶寬的聯系可以見下表: 除有特殊需求,客戶很少選擇單模光纖做為光纖到桌面(FTTD)的解決方案。目前國內用戶較多選擇多模62.5/125(OM1)做為光纖到桌面(FTTD)的解決方案。但網絡對帶寬的需求呈幾何級增長,從90年代中期的10M以太網到現在的萬兆以太網,不過用了短短的十年左右?紤]到這個原因,現在越來越多的客戶在光纖到桌面(FTTD)的應用中選擇了多模萬兆50/125(OM3)光纖。這種光纖可以滿足目前的1G的帶寬和未來的潛在需求。多模50/125(OM2)在國內較少使用。這幾種光纖類型在光纖本身的價格相差不大,主要的成本差異存在于與之相配套的有源設備。一般來說單模和10G的有源設備的價格相對較高。 可能有人認為光纖到桌面確實很好,但可以在將來需要的時候再布。但布線系統是一個隱蔽工程,有一定技術前瞻性的規劃對于整個弱電和信息系統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有源設備的性能升級可以通過軟件、硬件升級來相對簡單地完成。但是,布線系統有一定的性能范圍,不通過更換線纜和連接器是無法提高其性能的。布線系統的隱蔽性決定了布線系統的升級是中斷性的,并且具有很高的成本,這里的成本包括? 重新購買線纜和連接器的材料成本;? 重新鋪設線纜所帶來的施工成本;? 也包括布線引起網絡性能下降和生產力降低所帶來的運營成本;? 重新施工帶來的業務中斷成本。 尤其是最后兩點是絕大多數單位不能承受的。所以我們說在布線系統的設計時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能夠滿足未來10年左右的性能要求,與其到時候頭痛不如未雨綢繆。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上一篇:帶狀光纜設計
下一篇:單模光纖在接續中應注意的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