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系統下載
當前位置: 首頁 > 網絡技術教程 > 詳細頁面

TERA到桌面 VS FTTD光纖到桌面

發布時間:2022-05-10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隨著千兆以太網的成熟和萬兆以太網的迅速崛起,新的布線技術風起云涌,六類,超六類,七類,多模/單模千兆萬兆等解決方案,使得終端客戶有了更多的選擇性。

目前,在水平布線市場已經形成選擇六類以上高端布線等級的大趨勢。但是技術的多樣性同樣是把雙刃劍,如果用戶在選擇實現方式時偏離自己的實際需求,則反而會造成投資損失。

本文對于高端桌面應用的實際情況,比較了西蒙公司TERA七類方案以及FTTD千兆/萬兆光纖方案。并從標準、應用、成本等方面進行了闡述,我們認為:良好的布線選擇理念,將使得用戶的布線投資回報最大化。

FTTD光纖到桌面的現狀

近兩年來,很多項目,如政府,軍隊,廣電,大型公共項目等在招標時,都會要求部分水平信息點采用光纖到桌面技術,以面向高端網絡應用的需求,而這其中萬兆光纖又占了絕對比重。這種情況,顯然是與2003年6月,IEEE802.3ae通過了光纖萬兆以太網標準有關。

但是這些面向高端桌面需求的光纖通道,實際上卻成了一種擺設,閑置率極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終端設備上缺少萬兆的光接口設備,現有的千兆光纖網口也主要是用于服務器上的,且價格昂貴。故在使用時大多轉向了六類布線+千兆銅纜接口的實現方式,結果是造成了光纖資源的嚴重浪費。

目前,根據TIA/EIA568B 和ISO/IEC11801的規定,水平部分敷設的光纖應為OM1,OM2,OM3級別的多模光纖。下表的頻帶為200/500MHz•km和200/500MHz•km(850/1300 nm)的62.5/125μm光纖即為OM1類型; 這種光纖在水平90m距離支持千兆應用游刃有余,但一旦升級到萬兆,則力不從心,只能跑30米左右,因此它不是面向未來應用的光纖技術。10GBase-LX4萬兆光纖標準似乎可以解決OM1光纖的困境,該規格允許使用現有的OM1-OM3多模光纖,通過將4條波長為1310nm的光信號進行波分復用(WDM)后可實現在300米的距離上10Gbit/秒傳輸,但是這項技術只是適用于對以前光纖主干的改造,而且需要使用至少4芯光纖,接口成本也很高。對于新建布線系統,水平部分沒有必要采用這種拖拉機配航空發動機的策略。

OM2級別是具有500/500 MHz•km帶寬的50/125um多模光纖,由于光纖以太網的快速發展,它幾乎沒有什么用武之地即被OM3所超越,其遭遇就好比銅纜布線史上的四類,目前OM2基本沒有應用的市場。

OM3是擁有1500/500 MHz•km和2000MHz•km兩個頻帶的50/125um光纖,它的目標是在300米距離上支持萬兆以太網應用,但是將它放在水平90米的鏈路上,就極顯得英雄氣短,大材小用了。它的位置應該在主干上,那里才可以找到它的網絡接口的戰友。

綜合看來,在銅纜接口牢牢占據終端桌面的情況下,選擇千兆/萬兆光纖到桌面的設計不是明智之舉,在使用中處處受到制肘,根本不能發揮預想的作用。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TERA到桌面技術的成熟

西蒙公司的TERA解決方案于1999年推出,可謂歷史悠久,是最早問世的7類連接器件。原先有種謬論,認為七類布線將很快被更高級別的光纖所替代,但事實上經過近7年的市場檢驗,TERA在布線高端市場已經越來越被用戶所認同,并被眾多網絡廠商和標準化組織所接受,其主要的標準化軌跡為:

1.第一個非RJ七類連接頭,并在1999年被 ISO/IEC JTC1/SC25 WG3 接納為國際標準;

2.2002年被ISO/IEC 11801:2002 第二版批準為非RJ類型可選的7類/F級接口;

3.在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1076-3-104:2002 標準中確認為標準并印刷出版。

TERA的魅力在于:

1.現有的最高性能的銅纜解決方案,通過采用線對屏蔽線纜,及連接器4個獨立的金屬腔體設計,徹底消除了線對間串擾的影響,在每個線對上可單獨提供1.2 GHz 帶寬,高出現有帶寬標準一倍,在水平100米信道上可支持超過10GBASE-T萬兆以太網的應用;

2.由于線對間相互隔離,故可在單信道上支持多應用,如視頻,監控,語音,數據,及IEEE 802.3 af定義的PoE基于銅纜的以太網供電協議等;

3.具有優異的EMC電磁兼容性,抗擾安全性好,無電磁輻射,能充分適應教育,金融,政府,醫療保健,工業/制造業用戶的潛在需求。

目前,ISO/IEC正在醞釀對七類帶寬的升級,準備將七類帶寬增至1,000 MHz (1 GHz),并將為七類定義支持寬帶視頻應用。原因是目前支持萬兆的擴展的六類系統帶寬已經定義到500MHz,非常接近現有的7類600MHz標準,這使得七類和六類之間已沒有本質的性能區分。提高布線系統的帶寬容量至1 GHz,10G網絡芯片和設備制造商就無需采用擴展技術,產品設計時可以不考慮對電子元件進行串擾,回損等信道指標的補償處理, 其好處是桌面的萬兆銅纜接口價格會很便宜。這將能最大程度保護用戶的布線投資,而TERA在這種重大轉變中,將凸顯自己的獨特技術優勢,贏得更多的10G桌面用戶端口。

TERA比較光纖到桌面的優勢

在實際應用中,真正的桌面高端應用目前離我們還有一定的距離,那么用戶選擇TERA方案是否超前?我們認為,由于TERA本質上是銅纜解決方案,它與現有的水平布線技術相兼容,通過采用TERA-RJ45跳線,在現階段完全可以向下兼容百兆/千兆以太網的應用。而從長遠看,只要條件具備,改換跳線即可支持萬兆以太網以上的應用。相比較光纖到桌面方案,TERA在應用上有著茁壯成長的肥沃土壤。

IEEE802.3委員會已經看到了7類布線的獨特優勢,并己經針對7類量身定做了相應的標準,一個例子是基于7類2個線對的1000BASE-T 標準已經出版。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應用:在不久的將來,水平7類信道的2對線進行千兆以太網的傳輸,同時另外2對線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以太網供電,而這些單端口多應用的靈活性在光纖媒介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隨著標準的提升及終端產品的不斷完善,相信TERA的舞臺會更寬廣。

其他的技術優勢還體現在測試及施工環節,目前已有眾多測試儀廠商支持TERA七類布線系統的測試,如FLUKE DTX系列現場測試儀就發布了專用的TERA永久鏈路適配器;在安裝端接過程中,粗壯的七類線纜的敷設要比柔軟易折的2芯/4芯水平光纖更為安全,更利于對現場的管理。

盡管TERA到桌面有眾多的好處,它的實施費用卻是非常合理。以單條信道來看:傳統的千兆光纖到桌面比其成本高出約30%,先進的萬兆光纖到桌面比其成本高近一倍,這使得TERA在性價比方面極具吸引力。

結論

今天,當用戶在決定使用何種布線系統時,是基于對投資回報率(ROI)和物主總成本(TCO)的完善分析和考慮。從用戶的根本利益出發,在水平布線中合理選擇面向未來發展的高端銅纜技術將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我們相信,具有的強大優勢的TERA將在桌面取代千兆/萬兆光纖,給用戶以最大化的價值,TERA的用戶終將享受到初期的決策在以后布線性能和使用壽命上的好處。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本文章關鍵詞: 光纖到桌面 
久久亚洲国产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