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10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工業化國家必須以負責任的態度大幅度削減現有能源和資源消耗量。2008年歐洲最大的IT展會CeBIT開幕,“綠色IT”成為中心主題。康寧光纜系統著眼于未來,研究開發出具有顯著節能環保特性的光纜產品,明確了未來15年的技術發展方向。 據一項針對IDC的研究,全球在未來5年將新建數據中心約120萬平方米;僅在歐洲就將擴建87萬平方米。這要消耗245萬千瓦的電力能源,也就是說,至少需要新建四座60萬千瓦裝機容量的燃煤電廠或三座86萬千瓦裝機容量的核電站作為能源補充。 事實和數據 據統計,當今全球的數據中心產生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量的2%。這一數字乍看起來并不算太高,但與占同樣排放比重的全球航空運輸業相比,其凸顯的后果便是招來諸多批評。 隨著數據中心數量的增加,電力消耗也隨之不斷加大。這加劇了服務器和交換機的設計越來越緊湊,設備密度越來越大,單位功耗越來越高。當前數據中心能耗的50%用于IT設備,25%用于制冷,12%用于空調,10%用于變壓設備和UPS。 看看經營者是如何考慮應對措施的,他們總寄希望于裝備最新的空調系統、更高效率的UPS單元或采用最新的刀片服務器技術來簡單快捷地實現設備節能。但大多數人卻忽視了構建數據中心骨干的神經中樞——結構化布線。實際上,它對節能已產生了意義深遠的影響。 滿足未來需要 現在的數據中心其規劃的目標是能夠平穩運行10到15年,因此基礎架構一定要節能環保、面向未來。正確的做法是從一開始就采用光纖系統解決方案。 我們通過試驗,對比了兩種完全不同傳輸介質的網絡--全銅和全光的萬兆以太網(傳輸距離30米)所產生的能耗,最終結果是令人詫異的,你會發現兩種收發器的能耗存在24瓦能耗的差異,這是銅纜傳輸的明顯劣勢。另一方面,光纖網絡也無需消耗附加的10瓦用于冷卻。也就是說,采用光纖系統方案后,一個萬兆以太網能夠節省34瓦的潛在能耗。 節能環保的基礎設施 這乍看起來似乎不值得我們為此大驚小怪,但可曾想過,數據中心數以千計的銅纜鏈路只需14根光纜鏈路就可替代,直接節約電能4100度!而這僅是一個獨立機房耗電量的年平均值。可見,將光纖應用到通信網絡是多么的重要! 因此說,基礎設施采用光纖系統,除了能夠大幅提高網絡速率實現超萬兆傳輸外,還給我們了很多的意想不到的其他收獲。 資源節約型光纖 比起銅纜而言,光纖在制造工藝上所展示出來的環保特性遠遠勝于其在節約能源方面的表現。為提取1千克用于制造銅纜的銅,需要消耗500千克的環境資源 (挖掘地面、工業用水等) ,而得到同樣質量用于制造光纖的基礎材料——玻璃,所消耗的環境資源總量不足3千克!這是一個多么令人印象深刻的對比!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心存疑慮:那么一根數據傳輸線纜到底需要多少玻璃或者銅呢?下面的例子可以說明一些問題:對于一個24根全部由銅纜系統組成的萬兆以太網鏈路,按每條鏈路平均長度41.5米計算,需要33千克的銅作原料,而如果全部由光纖系統組成的相同數量鏈路的網絡則僅僅需要一根48芯的光纜就足夠了。這樣長度的光纜需要的玻璃原料只有56克。而制造出這些數量的一整卷的銅纜與光纜所需要的相關環境資源,則分別達到16.5噸和168克。這樣的結果已經非常顯而易見——光纖系統擁有絕對的優勢。 探討細節問題 出于合理利用環境資源和更多社會責任的考慮,如今的IT技術也同樣需要深入關注線纜護套及其內部組件的生產環節,這些部件的生產原料主要由來自原油的塑料制成。在這個方面也產生了一組對比懸殊的數字:銅纜需要原料28千克,光纜需要5.4千克。 光纖比起銅纜,其線纜的減少也意味著所需空間隨之減少;這不僅指布線數量和路由空間的減少,還意味著允許更大的配線密度,線纜重量大幅減輕;不僅如此,所消耗的能源、占用的布線空間和原本用于制造銅纜的原料都將相應減少。 全局分析法 細節的探討會讓我們感到困惑,但是如果我們采用嚴格的包括生態經濟等諸多因素在內的全局法來分析問題,將易于實現高可靠性和高有效性的“綠色IT”。除了能源利用率、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等因素外,還有原材料使用率,諸如 RoHS一致性、環保處理都應一一考慮在內。一個綠色IT系統的成敗將最終以下列因素衡量: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全球范圍的污染、資源消耗以及減緩氣候變暖的問題。換言之,這些相互作用的全局因素促成了能量平衡,即它們貫穿從生產經營到后期廢物處理的全部過程。 著眼長期運營 需要明確的是,數據中心里的所有部件其各自的使用壽命將影響系統整體的能量平衡。在當今這個日新月異的IT行業,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的無限延展,離不開能夠處理下一代系統、裝備先進技術的基礎設施。有源網絡器件設計的使用年限為3到5年,無源的基礎設施使用年限至少要達到15年。 未來10年,我們確信數據中心將成為40G乃至100G以太網的天下。如此的傳輸速率和至少基于OM3標準的激光優化光纖解決方案,成為構筑下一代數據中心的基本要求。新系統在規劃時將重點考慮預留帶寬、高密度配線和端口數量以及隨之提高的系統性能、密度和對空調、制冷系統的需求。這些要素對當前的基礎設施構建起著重要決策作用,布線系統也不例外。 面向未來發展 作為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廠商,康寧光纜系統持續致力于研究與開發“綠色數據中心”解決方案。事實上,三十多年前,康寧自從開發出世界上第一根低損耗商用光纖以來,就為產品設計和工程技術制定了嚴格標準。今天,隨著認證質量和環境控制的不斷提升,強調整體性能和環境保護的基礎設施方案也不斷發展和優化。因此,作為市場領導者的康寧,不僅能夠提供單個產品,而且能夠提供端到端的全系列完整的通信解決方案?祵幑镜腖ANscape®即插即用(Plug & PlayTM)通用系統解決方案專為數據中心各種應用設計,采用工廠預端接光纖系統,具備所有節能環保的特性,全面支持部署結構化布線的光纖通信網絡基礎架構。 高附加價值 即插即用(Plug & PlayTM)通用系統能夠大幅縮短安裝時間和降低成本。這種模塊化、預端接、經工廠研磨測試的系統組件易于配置、安裝和連接,能夠在現場的極短時間和苛刻環境下實現超過常規系統所要求的端接性能。該系統的極性管理組件已經消除了光纖鏈路的極性問題,保證所有光纖通道配置的兼容性、可擴展性和出色的整體性能,通用配線模塊使網絡的移動、增加和改變更加簡單、快捷。 即插即用(Plug & PlayTM)通用系統的高附加價值表現在能夠最大限度保護全球環境并保持能源平衡。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上一篇:做好隱蔽工程的預留預埋
下一篇:光纖自動切換保護系統應用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