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系統下載
當前位置: 首頁 > 網絡技術教程 > 詳細頁面

光傳送網的進展與光纖光纜技術

發布時間:2022-05-10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隨著Internet快速發展帶來的巨大沖擊,移動話音和數據業務、互聯網業務和各種新業務的迅速普及和應用,各種業務呈現爆炸式的增長態勢,這給服務提供商帶來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新的利潤增長點。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網絡基礎設施,通過有效的帶寬管理,快速、低成本地提高它們的業務提供能力,創造能滿足其客戶需求并能增加收入的新業務,是運營商首要解決的問題。

從傳送網的發展趨勢來看,從傳送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的角度來分析,傳送平面一直致力于大容量、高帶寬、長距離的傳輸,從線路傳輸技術來看,40Gbit/s、OTN、分組傳送網、多窗口的WDM系統、ROADM和OXC等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從節點交換技術來看,目前主要是SDHVC級別的交換,未來將向OTN交換過渡,同時可能出現波長級別的交換,未來光突發交換和光分組交換也會是進一步發展的方向;控制平面的發展也經歷了一段時間,GMPLS協議具有從分組一直到波長和光纖級別的控制能力,從目前VC級別的控制能力逐步延伸和擴展到更大顆粒的波長和更小顆粒的分組;從管理平面來看,提供端到端的網絡管理能力、使得資源可控制、可管理和可規劃,同時要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

從光傳送網對光纖光纜技術的需求角度分析,傳送平面技術發展會對光纖光纜選型造成影響,從TDM的角度來看,高速TDM系統如40Gbit/sSDH系統或更高速率的系統會對承載系統的光纖有新的要求,而從WDM的角度來看,基于40Gbit/s等高速通路的WDM系統和超長距WDM系統應用也會對光纖的特性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諸如降低PMD、克服非線性效應,從系統的角度解決色散容限等問題。

光纖特性分析

2.1G.652光纖特性

G.652光纖是現在網絡上應用比較多的一種光纖,ITU-T對于G.652分為四類光纖分別是G.652.A、G.652.B、G.652.C和G.652.D光纖光纜。

G.652四種光纖的分類主要基于PMD的要求和在1383nm處的衰耗要求。G.652.A光纖用于支持G.957和G.691最高速率為STM-16或10Gbit/s最大傳輸距離為40km(Ethernet)和STM-256用于G.693的應用。G.652.B光纖用于支持速率高達STM-64的更高比特率的應用,如G.691和G.692中的某些應用,G.693和G.959.1中的某些STM-256應用,根據應用不同,色度色散的容限需要考慮。G.652.C與G.652.A類似,但是允許的波長范圍擴展到從1360nm到1530nm。G.652.D與G.652.B類似,但是允許的波長范圍擴展到從1360nm到1530nm。

相關部門在2003年1月修改G.652光纖標準時,希望全面提高G.652光纖的特性,至少都要支持10Gbit/s的長途應用,對G.652B要求支持40Gbit/s的長途應用,所以開始提出G.652B的PMDQ應小于0.10ps/√km。后來基于考慮40Gbit/s的應用主要從城域網開始,10Gbit/s系統的傳送在3000km左右已經可以覆蓋大部分應用情況,所以放寬到0.20ps/√km。經過調整過的各類G.652光纖的特性為:G.652A支持10Gbit/s系統傳輸距離可達400km,10Gbit/s以太網的傳輸達40km,支持40Gbit/s系統的距離為2km。對于G.652B型光纖,必須支持10Gbit/s系統傳輸距離可達3000km以上,40Gbit/s系統的傳輸距離為80km。

G.652C型光纖基本屬性與G.652A相同,但在1550nm的衰減系數更低,而且消除了1380nm附近的水吸收峰,即系統可以工作在1360~1530nm波段。

為了使無水吸收峰光纖也能支持G.652B所支持的那些應用,必須對無水吸收峰光纖的PMDQ提出更嚴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定義一種新的光纖類型,即G.652D型光纖。G.652D型光纖的屬性與G.652B光纖基本相同,而衰減系數與G.652C光纖相同,即系統可以工作在1360~1530nm波段。

2.2G.655光纖特性

G.655光纖分為三類,這幾種光纖的分類主要基于PMD的要求和色度色散特性。G.655.A光纖用于支持G.691、G.692、G.693和G.959.1應用,考慮到G.692應用,取決于通路波長和特定光纖的色散特性,總輸入光功率的最大值應當進行限制,最小通路間隔的典型值應當限制在200GHz。G.655.B光纖用于支持G.691、G.692、G.693和G.959.1中的應用,考慮到G.692應用,取決于通路波長和特定光纖的色散特性,總輸入光功率的最大值可以高于G.655.A光纖,最小通路間隔的典型值應當為100GHz或更小,對于PMD的要求允許STM-64系統傳輸距離至少達到400km。

G.655.C與G.655.B類似,但是更嚴格的PMD要求允許STM-64系統的傳輸距離大于400km,同時也能適用于G.959.1的STM-256應用。需要注意的是,許多海底應用可以采用G.655.B和G.655.C光纖,對于海纜應用的對于某些限制會發生變化,例如光纜的截止波長的數值可以達到1500nm。

新的G.655B光纖可以支持以10Gbit/s為基礎的100GHz及其以下間隔的DWDM系統在C和L波段的應用。為了既能滿足100GHz及其以下間隔DWDM系統在C、L波段的應用,又能使N×10Gbit/s系統傳送3000km以上,或支持N×40Gbit/s系統傳送80km以上,就規范了一種新的G.655C型光纖,除了PMDQ為0.20ps/√km之外,它的其他屬性和G.655B是一樣的。

傳送網光纖選型

綜合上述對于G.652和G.655光纖的特性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G.652光纖主要適合于STM-16及其以下速率SDH和WDM系統的傳輸,適用于基于STM-64和STM-256的部分應用。G.652.A和G.652.B光纖的區別在于,后者支持10Gbit/s的超長距傳輸和40Gbit/s的應用;G.652.C和G.652.D與前兩種光纖的區別在于消除了水峰,可以工作在1360~1530nm,傳輸特性分別與G.652.A和G.652.B類似。

G.655光纖主要適合于WDM系統和高速率TDM系統(STM-64和STM-256)的傳輸。G.655.A光纖適用于通路間隔為200GHz的WDM系統,G.655B光纖可以支持以10Gbit/s為基礎的100GHz及其以下間隔的DWDM系統在C和L波段的應用,G.655.C光纖在支持以上應用的基礎上,又能使N×10Gbit/s系統傳送3000km以上,或支持N×40Gbit/s系統傳送80km以上。

G.652和G.655光纖均適用于骨干傳送網和城域傳送網的應用,骨干傳送網的傳輸距離較長,DWDM系統應用廣泛,高速率大容量系統的應用可能性大,目前G.652B、G.652D、G.655B和G.655C光纖比較適合骨干網應用,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鑒于城域網傳輸距離短、DWDM系統應用不會非常普遍、單通路速率可能會達到較高、CWDM系統在光纖資源緊缺的地區會有一些應用等方面的特點,目前G.652光纖較適合于城域網的應用,G.652.C光纖消除了水吸收峰,為未來網絡的應用提供了發展空間,在價格與傳統G.652.A和G.652.B光纖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是較好的選擇。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本文章關鍵詞: 光傳送網 光纖光纜技術 
久久亚洲国产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