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系統下載
當前位置: 首頁 > 網絡技術教程 > 詳細頁面

運用V5接口從網絡邊緣向NGN演進過程

發布時間:2022-05-06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軟交換進展緩慢  

應該說,軟交換的設計初衷為我們描述了一個美好的前景,然而軟交換產品的部署卻進展緩慢。在中國,軟交換網絡全部是試驗網,沒有一個商業網,概括下來有以下幾個原因:

1、網絡資源現狀是當前軟交換系統部署遲緩的主要原因

雖然從理論上講,軟交換的性價比要比程控交換機高,但在現有交換資源沒有充分利用的情況下,去重復建設軟交換無疑是一種浪費。在帶寬資源現狀下,基于統計復用的VoIP技術節省通話成本的優勢很難再吸引運營商,這也是為什么現有的“IP電話”僅僅只是每分鐘三毛錢長話的代名詞。打破壟斷、建立有效競爭環境,重點在于低成本地建設接入網,然而軟交換通常采用的NNI接口,并不能快速、有效地實現這一市場目標。

客觀來說,軟交換系統是一個技術推動型產品,而不是需求推動型的產品,這是軟交換系統部署遲緩的主要原因。

2、軟交換的系統成本居高不下

究其原因,軟交換里面實現了大多數交換機的功能,軟件功能的復雜意味著成本的上升。而運營商是否愿意為這些他們已經擁有的資源重復付費呢?

另外,通常情況下,軟交換機只實現了基本的交換功能,而不具備更多的業務提供能力,單獨并不能夠實現PSTN端局交換機所支持的全部業務,要做到和PSTN交換機的功能相當,還需要其它的設備配合,這些附加設備又抬高了整個軟交換系統的設備造價。

3、新業務成熟度欠缺,尚在演示階段

雖然軟交換系統提供的API,從理論上講,具有快速的業務生成、配置和匯接能力,然而這些業務API,例如我們耳熟能詳的PARLY ,并不成熟,并不像SIP/MGCP/H323等控制信令或者RTP/RTCP等媒體傳輸控制協議這樣成熟和標準。

API的不成熟,意味著在某個軟交換產品生成的業務,也只能適用于特定的軟交換機,設備的無關性,業務的互通性、匯接性差。因此,并沒有將開發新業務和應用產業化,形成一條良性的產業鏈。另外,而廠商開發的屈指可數的新業務,也由于大多屬于演示的范疇,并沒有太多實際的價值。

4、老業務的兼容性對業務的接受程度產生重要的影響

NNI接口,使得既有業務訪問不便,需要做大量配置,一些智能業務甚至通過軟交換機不能訪問。用戶的使用習慣也存在問題,用戶需要接受復雜的撥號計劃,需要改變拿起電話就撥打電話號碼的傳統習慣,有些細節的改變將對業務的接受程度產生重要的影響,黑猩猩和人的DNA只相差不到1%。

5、軟交換網絡和PSTN的不對等地位與理論設計相差甚遠,演變過程是逐步漸次的

麥卡啡定律告訴我們,網絡的價值和用戶的平方成正比,軟交換網絡不可能單獨成網,必須要和PSTN互聯互通,以利用PSTN的用戶數來提升本網絡的價值。在面對著盡管技術落后,但用戶數目巨大的PSTN網絡時,軟交換網絡怎么看都處于一個從屬位置,屬于PSTN網絡的一個接入網。隨著軟交換網絡的用戶數目增多,逐步演變成為兩個對等的網絡,最后,PSTN網絡成為軟交換網絡的接入網絡。這種演變過程和ARPA NET和NSF NET的關系演變類似。然而要想從接入網變為對等的兩個網絡,必須要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現階段,盡管許多人不愿意承認,軟交換在網絡中的應用地位就是:PSTN網絡的一個接入網。

綜上所述,使用NNI接口,重新實現PSTN交換機的絕大多數功能,缺乏業務快速生成、配置、匯接機制,以較高的成本不能快速滿足市場對接入的需求,是當前軟交換系統這種技術推動型產品和功能形態的主要弊端。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本文章關鍵詞: 軟交換 NGN 發展 
久久亚洲国产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