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03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ICS即Internet連接共享(Internet Connection Sharing)的英文簡稱,是Windows系統針對家庭網絡或小型的Intranet網絡提供的一種Internet連接共享服務。它實際上相當于一種網絡地址轉換器,所謂網絡地址轉換器就是當數據包向前傳遞的過程中,可以轉換數據包中的IP地址和TCP/UCP端口等地址信息。有了網絡地址轉換器,家庭網絡或小型的辦公網絡中的電腦就可以使用私有地址,并且通過網絡地址轉換器將私有地址轉換成ISP分配的單一的公用IP地址從而實現對 Internet的連接。ICS方式也稱之為Internet轉換連接 網橋(Bridge)像一個聰明的中繼器。中繼器從一個網絡電纜里接收信號,放大它們,將其送入下一個電纜。它們毫無目的的這么做,對它們所轉發消息的內容毫不在意。相比較而言,網橋對從關卡上傳下來的信息更敏銳一些。 網橋將兩個相似的網絡連接起來,并對網絡數據的流通進行管理。它工作于數據鏈路層,不但能擴展網絡的距離或范圍,而且可提高網絡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網絡1和網絡2通過網橋連接后,網橋接收網絡1發送的數據包,檢查數據包中的地址,如果地址屬于網絡1,它就將其放棄,相反,如果是網絡2的地址,它就繼續發送給網絡2.這樣可利用網橋隔離信息,將網絡劃分成多個網段,隔離出安全網段,防止其他網段內的用戶非法訪問。由于網絡的分段,各網段相對獨立,一個網段的故障不會影響到另一個網段的運行。 網橋可以是專門硬件設備,也可以由計算機加裝的網橋軟件來實現,這時計算機上會安裝多個網絡適配器(網卡)。 網橋的功能在延長網絡跨度上類似于中繼器,然而它能提供智能化連接服務,即根據幀的終點地址處于哪一網段來進行轉發和濾除。網橋對站點所處網段的了解是靠“自學習”實現的。 當使用網橋連接兩段LAN時,網橋對來自網段1的MAC幀,首先要檢查其終點地址。如果該幀是發往網段1上某一站的,網橋則不將幀轉發到網段2,而將其濾除;如果該幀是發往網段2上某一站的,網橋則將它轉發到網段2.這表明,如果LAN1和LAN2上各有一對用戶在本網段上同時進行通信,顯然是可以實現的。因為網橋起到了隔離作用。可以看出,網橋在一定條件下具有增加網絡帶寬的作用。 網橋的存儲和轉發功能與中繼器相比有優點也有缺點,其優點是: 使用網橋進行互連克服了物理限制,這意味著構成LAN的數據站總數和網段數很容易擴充。 網橋納入存儲和轉發功能可使其適應于連接使用不同MAC協議的兩個LAN.因而構成一個不同LAN混連在一起的混合網絡環境。 網橋的中繼功能僅僅依賴于MAC幀的地址,因而對高層協議完全透明。 網橋將一個較大的LAN分成段,有利于改善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網橋的主要缺點是: 由于網橋在執行轉發前先接收幀并進行緩沖,與中繼器相比會引入更多時延。 由于網橋不提供流控功能,因此在流量較大時有可能使其過載,從而造成幀的丟失。 網橋的優點多于缺點正是其廣泛使用的原因。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