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4-29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 癥 狀 ] 某系統集成商來電反映,其代理的一種超五類電纜產品用于一項15000點的樣板工程,布線系統每條電纜鏈路經過嚴格的現場認證測試,全部合格。但業主突然提出,測試報告上的電纜標準與選用的電纜類型不一致。測試報告上選用的是北美五類線測試標準。業主認為,必須選用相應的超五類線標準進行認證測試,才算有效。集成商遂責成工程商重新選用超五類線標準進行測試,結果約有9%的鏈路不合格,15%的參數告警。 [ 診斷過程 ] 從抽測的參數結果統計分析,基本上是綜合近端串擾PSNEXT、綜合衰減串擾比PSACR和回波損耗RL三項參數不合格,最大超差分別是-1.5dB、-1.0dB和-2.8dB,占9%,15%的參數在標準規定的邊沿附近波動。由于波動范圍在儀器的誤差限以內,所以測試參數顯示為告警。 啟動DSP-4000電纜分析儀的自動診斷功能,儀器顯示“故障”點在被測試鏈路的接頭位置,即水平電纜的兩端。儀器提示“檢查接頭或更換接頭”。用隨身攜帶的超五類接頭/座更換之,重新測試儀器顯示“PASS”。這說明,工程商選用的超五類電纜并未配用超五類連接模塊,而是五類模塊。工程商提供的數據是,電纜全部采用超五類線,接頭“可能”采用的是五類線,準確信息不明。 [ 診斷評點 ] 許多工程商在進行超五類線工程認證測試時都選用五類線認證測試標準,理由之一是:超五類線國際標準在工程施工時還未出臺,只有部分草案和建議;理由之二是:在一段時間內,大多數工程商都選用五類系統現場認證測試標準進行測試。在與用戶簽訂的驗收測試程序中,不指明使用何種具體標準進行測試。 北美超五類線現場認證測試標準是2000年1月27日正式發布的,而工程是在此之前開工的,因此,工程商仍決定使用北美五類線標準進行驗收測試,檢測結果當然100%合格。如果工程商在電纜系統中全部采用標準的超五類線元件,當用戶要求重新測試時,合格率應該還是會接近100%。遺憾的是,工程商在選用的超五類線鏈路中使用了五類連接模塊,因此,當業主提出按超五類線標準重新進行現場認證測試時,約有24%的鏈路出現問題。 為什么不是100%的鏈路出現問題呢?這是因為,“五類線連接模塊”+“超五類線”構成的鏈路原理上應該比“純五類線系統”稍好些,加上五類模塊在設計和生產上參數留有一定余量,所以本工程仍然有76%的鏈路通過了超五類線標準的測試。9%的鏈路實在無法達到鏈路參數要求,15%的鏈路參數在“邊沿”灰色區域。 [ 診斷建議 ] 從現場測試結果來看,由此造成的返工是不可避免的。好在該電纜系統使用的電纜是合格的超五類線產品,返工涉及到的部分一般僅限于水平電纜兩端的連接器件。 建議集成商責成工程商將全部五類線模塊更換為合格的超五類模塊,這樣才能確保該超五類線電纜系統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合格水平(比如在15年質保期內)。 [ 后 記 ] 3周后,集成商來電告知,所有模塊全部更換并按北美超五類線現場認證測試標準進行了驗收,全部合格,還算是個圓滿的結果。不過,集成商因此而付出的代價也不菲:不算更換模塊造成的損失,光支付業主索賠款就有12萬(平均每條鏈路8元)。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上一篇:網絡設備選型僥幸隨意帶來大麻煩
下一篇:5類線Cat5運行千兆以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