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盤的稱呼最早來源于朗科科技生產的一種新型存儲設備,名曰“優盤”,使用USB接口進行連接。U盤連接到電腦的USB接口后,U盤的資料可與電腦交換。而之后生產的類似技術的設備由于朗科已進行專利注冊,而不能再稱之為“優盤”,而改稱“U盤”。后來,U盤這個稱呼因其簡單易記而因而廣為人知,是移動存儲設備之一,F在市面上出現了許多支持多種端口的U盤,即三通U盤(USB電腦端口、iOS蘋果接口、安卓接口)。 前兩天使用群聯ps2251-61的工具modeconverter制作cdrom區和移動盤區,
不小心將u盤搞成半磚,cdrom大小4M,移動盤0M
轉回普通盤時無法成功,提示“設備寫保護”,看來只能低格用量產工具重寫固件了
u盤如圖:

用群聯黑片量產工具,能找到到u盤,看來修復成功應該是不難的?但量產報錯:
出現”寫配置表錯誤“,或出現”read onlypage"錯誤
再看u盤,有盤符,容量0M,變成了”2261 pram disk“設備,如下圖所示:


無奈,又在U盤量產網下載“”,含61系列固件版本。

選“setting”

基本設置大家應該都知道:


固件版本太多,參考網上的經驗,一個個試試吧,當時就是這樣傻想的


沒試幾個,u盤每次都寫不成功,報“verify 1‘st firmware fail"錯誤,

no zuo no die,最后胡亂選了幾個固件后,u盤死了,
拔插后,無盤符,電腦不顯示任何設備,u盤徹底玩完了,幸好天無絕人之路,網上找到解決辦法,那就是~~~~~~~~~
拆開短接大法伺候:(短接主控,下圖紅線處)

電腦能認盤符,繼續量產,發現選“BN61V103M.BIN”時,
不再報“verify 1’st firmware fail"錯誤,出現過”do preformat"過程,雖然也報錯

猜想第1個固件應該是它了,固定第一個固件,再依次選擇第二個固件,
當選中“FW61FF01V30210M.BIN”時,修復成功
量產cdrom,選擇basic setting,因固件已正常,不要再做isp,mode選“21”,"不低格"后,成功

總結:量產前,備份u盤的getinfo信息非常重要

從FWVerion為03.02.10可知,第二個固件要選擇FW61FF01V30210M.BIN;
至于第一個為什么這么選,我也不知道,大家可以參考本文來量產;
注意,首次量產根本不需要寫入固件就能量產成功,但如果一旦你把U盤搞死了,哪必須要寫入正確的固件才能起死回生。
U盤有USB接口,是USB設備。如果操作系統是WindowsXP/Vista/Win7/Linux/PrayayaQ3或是蘋果系統的話,將U盤直接插到機箱前面板或后面的USB接口上,系統就會自動識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