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系統下載
當前位置: 首頁 > u盤教程教程 > 詳細頁面

量產+UD與CDROM+UD+U+哪一個打開效率高

發布時間:2022-05-01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U盤的稱呼最早來源于朗科科技生產的一種新型存儲設備,名曰“優盤”,使用USB接口進行連接。U盤連接到電腦的USB接口后,U盤的資料可與電腦交換。而之后生產的類似技術的設備由于朗科已進行專利注冊,而不能再稱之為“優盤”,而改稱“U盤”。后來,U盤這個稱呼因其簡單易記而因而廣為人知,是移動存儲設備之一。現在市面上出現了許多支持多種端口的U盤,即三通U盤(USB電腦端口、iOS蘋果接口、安卓接口)。

    最近買了幾個32G的U盤,都是一樣的主控,為了證明USB-CDROM+UD雙啟動和USB-CDROM+UD+U+三啟動哪個啟動效率高做了實驗,可能有些同學不知道什么是U+什么是UD等詞。

   下面就詳細說明:

一、量產的USB-CDROM:

量產+UD和CDROM+UD+U+哪個啟動效率高
量產+UD和CDROM+UD+U+哪個啟動效率高
用量產的方式讓U盤變成2個分區圖

   在確定U盤的主控芯片的廠商和型號(這一點非常重要)后,用對應量產工具激活U盤固件的某種功能,比方說:
(1)激活自動播放碟的功能,即USB-CDROM,用來存儲可引導的光盤鏡像(一般鏡像當然也可以,不過就不具備引導功能,比方說臺電的帶有殺毒功能的U盤,各種銀行的網銀盾等);
(2)制作寫保護分區,用適當的步驟向這個分區寫入用作引導的鏡像或文件等用來實現這個寫保護分區的引導功能,可能會需要U+方式的配合以寫入引導文件;
(3)制作多種驅動設備多個分區等,比方說SK6211的三驅三啟,實現多種驅動設備的引導功能,可能會需要U+方式的配合以寫入引導文件。

二、U+(UltraISO):使用軟碟通(UltraISO)軟件或是其他專門的工具和資源,以USB-ZIP,USB-HDD,USB-ZIP+,USB-HDD+等方式寫入可引導的鏡像或文件。

量產+UD和CDROM+UD+U+哪個啟動效率高
ultraiso軟件的U+啟動制作界面


三、UD(Fbinst):使用專門的Fbinst軟件將U盤或移動硬盤分區,UD區用來存放引導系統,該分區為隱藏分區,且操作系統本身以及各種磁盤分區工具均不能讀取修改該分區內的文件,剩下的空間為自由使用分區。該種引導方式便捷安全,可說是一種后來居上的引導技術。

量產+UD和CDROM+UD+U+哪個啟動效率高
U+核心制作啟動軟件及設置界面

優點:
量產:使用USB-CDROM引導(這也是U盤量產里討論最多的課題)的u盤,以及制作具有寫保護功能的引導分區(這一點討論的較少)擁有無與倫比的安全性,像群聯、擎泰和慧榮主控制作成功的USB-CDROM具有很高的啟動兼容性,一勞永逸。某些主控支持三驅三啟,在啟動兼容性方面幾乎做到了高而全。
U+(UltraISO):最方便,最快捷,不用理會U盤主控芯片的廠商和型號。啟動兼容性很高。更換U+分區內的文件也很簡單。
UD(Fbinst):很方便,很快捷,不用理會U盤主控芯片的廠商和型號。用來啟動引導的分區擁有很高的安全性。啟動兼容性很高。更換UD分區內的文件也很簡單。

   所以,對于想用u盤用來做系統引導的童鞋們,我的建議是:
如果你只圖方便快捷且要較高的啟動成功率,就U+(UltraISO)吧;
如果你想擁有最高的安全性以及很高的兼容性,那就去找一個使用了一顆口碑較好的主控的u盤搞量產吧;
如果你想方便快捷,啟動成功率高,安全性高,那就用UD(Fbinst)吧。
我的最愛是使用群聯、擎泰或慧榮的主控u盤先量產一個USB-CDROM,再使用UD(Fbinst)格式化剩余分區,這樣實際上就是兩驅三區兩啟,在安全性,兼容性方面都做到了真正的一流,不過我需要稍微犧牲一下剩余分區的讀寫速度了。

缺點:
量產: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搞清楚主控芯片的廠商和型號,且不同廠商以及不同廠商的不同型號主控量產起來需要各自對應的量產軟件,沒有通吃所有廠商所有主控的量產工具和量產設置,對新手來說有一定難度,失敗了還有一定的風險。因為主控兼容性的高低,量產成功后啟動成功率都會因主控的不同而不同。制作的USB-CDROM更換鏡像也較為麻煩,且由于USB-CDROM驅動的不統一,對直接Ghost幾乎不支持。
U+(UltraISO):寫入u盤內的用來引導的文件等的安全性低于量產和UD(Fbinst),若不進行隱藏,可隨意人為或惡意刪除修改文件以及進行全盤格式化。
UD(Fbinst):它最大的缺點莫過于使用這種方式更改U盤后,剩余分區的讀寫速度會有些許的降低(未真正做過對比)。它需要使用專門的資源文件,相對于ISO鏡像來說,資源較少。

兩種啟動的區別:

     三啟動開機啟動界面時,1 USBCDORM啟動,2 UD啟動,3 UEFI啟動(三分區的U+寫入的PE)
     雙啟動開機啟動界面時,1 USBCDROM啟動,2 UD啟動,3 UEFI啟動(使用的是USBCDROM啟動的界面)


總結:

     經過測試得出,兩種啟動方式效率差不多。其實說白了啟動的本身識別還是1個純CD,1個純DISK盤啟動,所以如果相同U盤相同主控的情況下,這兩種啟動效率是出不多的,所以如果要說啟動效率區別的話,必須得不同的U盤不同的主控區別更大,比如群聯和慧榮公認的啟動效率更高,而安國,鑫創就很低。

    但對于大多數裝機人員來說,走兩個極端的比較多,也就是說要不然就是一個U盤就只有usb-cdrom量產的單一啟動盤,這樣基本上可以應付大多數,而有些同學就走三啟動路線,usbcdrom+UD+zip或者/U+的啟動盤,這種情況能以防萬一某個難啟動的電腦輕松搞定,但大多數普通人根本不會去量產cd分區,直接用網上大量的U盤啟動盤制作工具直接做UD單啟動來維護系統,因為這種方式特別容易實現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缺點當然是對于一些比較老的電腦是啟動不了的。

    總的來說看你的需求是什么來決定要做那種啟動方式,專業和業余的區別而已,啟動效率的話如果不量產cd分區就不需要看主控類型,因為對于大多數電腦UD,U+啟動都是一樣的。


U盤有USB接口,是USB設備。如果操作系統是WindowsXP/Vista/Win7/Linux/PrayayaQ3或是蘋果系統的話,將U盤直接插到機箱前面板或后面的USB接口上,系統就會自動識別。

本文章關鍵詞: ud和cdrom 啟動效率 U+ 

相關文章

久久亚洲国产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