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4-27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U盤的稱呼最早來源于朗科科技生產的一種新型存儲設備,名曰“優盤”,使用USB接口進行連接。U盤連接到電腦的USB接口后,U盤的資料可與電腦交換。而之后生產的類似技術的設備由于朗科已進行專利注冊,而不能再稱之為“優盤”,而改稱“U盤”。后來,U盤這個稱呼因其簡單易記而因而廣為人知,是移動存儲設備之一,F在市面上出現了許多支持多種端口的U盤,即三通U盤(USB電腦端口、iOS蘋果接口、安卓接口)。 usb3.0一般都是U盤在用,但有時候我們也會把固態硬盤放入usb3.0的盒子里使用,這個就叫做usb3.0的ssd移動硬盤了,但ssd做移動硬盤會不會速度非常高呢?像U盤或者機械移動硬盤在usb3.0下速度其實不算很高,但大家都習慣了,而ssd本身就是基本上在300M/S以上是速度,如果在usb3.0下低于300M/S是不是意味著有問題很慢呢? 同是USB3.0接口,為什么性能差距這么大? USB 3.0的規格不用再介紹了,5Gbps的帶寬已經被商家們宣傳得夠多了。既然USB 3.0都是5Gbps的傳輸速度,為什么同樣的USB 3.0移動硬盤在不同電腦上的性能差異那么大?你可能會說,USB 3.0主控芯片有第三方、原生的差異,而且不同品牌的第三方主控芯片也有差異,所以會有性能差距咯。當然,這只是一方面的因素,還不是最大的因素(在同樣 的標準之下,不同廠商的主控芯片性能差異不會超過一半,否則還怎么在市場里混呢?)。影響最大的,其實是以下兩方面。 UASP,有和沒有差很大
UASP可以實現多命令并行處理,數據包也變大,自然速度更快
UASP 是個啥?解釋一堆技術術語大家估計也不愛看,干脆就說簡單點。UASP是一種傳輸協議,相對于傳統USB的BOT半雙工傳輸方式來說,它支持多命令并行處 理,并且數據封包也增加了1MB的規格,因此效率更高。從USB 1.1到USB 3.0,BOT都是默認的傳輸方式,而UASP的加入,讓USB 3.0的威力真正爆發出來。 不過,UASP需要幾方面的支持,才能發揮作用。首先是主板上的USB 3.0主控芯片要支持(Win8系統以下必須要安裝對應的驅動程序,以上就不必了,系統自帶驅動即可),其次是USB移動存儲設備要支持(USB3.0移動硬盤盒、USB 3.0閃存以及它們對應的固件)。 對于老電腦所使用的主板來說(Intel 7系列芯片組和AMD A75芯片組之前),只能依靠第三方主控芯片來提供USB 3.0接口,所以各家主板情況參差不齊。有些老主板現在已經沒有更新USB 3.0主控芯片驅動了,所以需要自己動手找驅動。實在找不到,可以考慮升級到Win10,使用微軟官方驅動,或許可以解決問題。 對于USB 3.0移動硬盤,除了USB3.0 to SATA的橋接芯片要求支持UASP外,還得有對應的固件(涉及到權利金的問題,有些外設廠商寧愿不提供對應的固件,那怕設備本身從硬件上是支持UASP 的),官方不提供就只能自己去找(找客服要也是一種辦法),實在不行就得在購買的時候認準官方大力宣傳支持UASP的產品。 總結一下,要在老電腦上開啟UASP,你需要: ●確認主板上的USB 3.0主控芯片支持UASP并安裝最新驅動(找不到驅動可嘗試升級到Win10) ●確認USB 3.0移動硬盤盒支持UASP(去官網查產品信息)
PCI-E通道,越多越快
第三方USB 3.0主控芯片所使用的PCI-E通道帶寬對性能影響明顯 除了UASP傳輸協議影響USB 3.0SSD移動硬盤的傳輸速度外,主板上第三方的USB 3.0主控芯片所占用的PCI-E通道也有影響(只限于老主板)。當年大多數老主板搭載的第三方USB 3.0主控芯片都占用的是PCI-E 1.0的×1通道,帶寬不過單向250MB/s(這就是為什么老主板的USB3.0始終快不起來的根本原因),顯然這 會大大限制SSD的性能發揮。于是,一些一線主板廠商采用了巧妙的辦法,讓第三方USB 3.0主控芯片可以占用CPU內部的PCI-E 2.0通道(而且是×2),實現雙向500MB/s傳輸,這就達到了USB 3.0的上限速度,但顯卡所使用的PCI-E通道就只剩×8了(CPU內部提供兩組PCI-E ×8,USB 3.0占用其中一組PCI-E ×2,顯卡就只能用另一組)。如果你還在使用這樣的主板,可以用主板廠商官方的應用程序來開啟這一功能(比如技嘉的USB 3.0加速軟件中就可以選擇“Turbo”模式),這樣就能大大提升USB 3.0傳輸速度,減小對SSD移動硬盤的性能束縛。
主板廠商的USB加速程序,多少有些效果
華碩的USB 3.0Boost工具加速效果明顯 如果對老主板的USB3.0性能不滿意,USB 3.0 SSD移動硬盤無法發揮全部性能,那也可以試試主板廠商官方提供的USB提速工具。比如華碩就提供了USB 3.0 Boost工具,可以選擇“普通”、“UASP”、“Turbo”等模式,普通模式針對不支持UASP的USB 3.0設備也有提速效果,如果設備支持UASP,在某些情況下更是可提速70%以上。 除了華碩,華擎也有XfastUSB提速工具,可以對主板USB 3.0性能進行提升,缺點是開啟和關閉這項功能需要重新拔插USB設備才能工作。 其實,用軟件工具也只是盡可能地優化USB 3.0的傳輸效率,并不能突破硬件上的限制,只是不花錢的提升,不用白不用嘛。當然,要解決根本問題,還是要花點錢的,買一塊PCI-E的USB 3.0/3.1擴展卡(50元~300元不等,越貴接口越多、性能越好),一切都搞定。
買張擴展卡,性能和接口數都可以提升
VIA VL805主控芯片方案的USB 3.0擴展卡可支持UASP 對于新配的電腦來說,主板上早就集成了原生的USB 3.0控制器,根本不用擔心USB 3.0 SSD移動硬盤速度會受到限制。而對于老電腦,如果第三方芯片由于PCI-E帶寬問題導致性能不濟或是不支持UASP,那最后的解決辦法只能是添加擴展卡了。 選擇USB 3.0擴展卡要注意兩點,一是其PCI-E插口是否與自己的老主板對應,不要貪圖高帶寬選擇了PCI-E ×4接口的擴展卡卻發現自己的老主板上沒有插槽;二是一定要選擇控制芯片支持UASP的,這個沒什么好辦法,只能自己記下擴展卡所用主控芯片然后上官網查 詢。其實一些支持UASP的4口USB 3.0擴展卡也不過80多元。 所以其實usb3.0的ssd移動硬盤速度快不快完全取決于電腦的新舊,不要以為買了擴展卡就可以在老電腦上速度有質的飛躍,畢竟也占用了老主板上的PCI-E 1.0 ×1通道,所以對于這種老主板不建議購買擴展卡,而對于帶PCI-E 2.0 ×1插座的老主板是可以發揮USB 3.0 SSD移動硬盤全部性能的,我們要保證ssd移動硬盤的速度要考慮被插上的電腦是否比較新,如果你常用的電腦是老的,那么不建議買ssd移動硬盤,建議買機械的移動硬盤,畢竟要便宜太多。 U盤有USB接口,是USB設備。如果操作系統是WindowsXP/Vista/Win7/Linux/PrayayaQ3或是蘋果系統的話,將U盤直接插到機箱前面板或后面的USB接口上,系統就會自動識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