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系統下載
當前位置: 首頁 > 硬件軟件教程 > 詳細頁面

電腦主板故障處理方法詳細說明

發布時間:2025-05-10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電腦的所有配件中,主板是決定計算機整體系統性能的一個關鍵性部件,好的主板可以讓電腦更穩定地發揮系統性能,反之,系統則會變得不穩定。實際上主板本身的故障率并不是很高,但由于所有硬件構架和軟件系統環境都是搭在這塊板子上,而且我們很多的情況下也是憑借主板發出的信息來判斷其他設備存在的故障。所以掌握了它,你就會發現——解決電腦故障的方法就在您的身邊!

  一、開機自檢與開機故障的處理

  喜愛電腦的朋友們都會知道,計算機啟動過程是個很復雜的過程。在我們按下起動鍵時,供電電壓還是不穩定的,主板控制芯片組會向 CPU 發出一個 RESET 信號,讓 CPU 初始化。當電源穩定供電后,芯片組便撤去 RESET 信號,CPU 馬上就從地址 FFFF0H 處開始執行指令,這個地址在系統 BIOS 的地址范圍內,無論是 Award BIOS 還是 AMI BIOS,放在這里的只是一條跳轉指令,跳到系統 BIOS 中真正的啟動代碼處。系統 BIOS 的啟動代碼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進行 POST(加電自檢)。POST 的主要任務是檢測系統中的一些關鍵設備是否存在和能否正常工作,如內存和顯卡等。如果這個時候系統的喇叭發出的不是一聲清脆的“嘀”聲,那就有可能是內存條或是顯示卡等出故障了。具體的錯誤一般可以從警報聲的長短和次數來判斷。比如目前最常見的 Award BIOS 開機鳴叫聲的具體意義如下,供大家參考:

  1 短:系統正常啟動

  2 短:常規錯誤,請進入 CMOS SETUP 重新設置不正確的選項

  1 長 1 短:RAM 或主板出錯。

  1 長 2 短:顯示器或顯示卡錯誤。

  1 長 3 短:鍵盤控制器錯誤。

  1 長 9 短:主板 Flash RAM 或 EPROM 錯誤,BIOS 損壞。

  重復長響:內存條未插緊或損壞。

  不停地響:電源,顯示器未和顯示卡連接好。

  重復短響:電源有問題

  如果 BIOS 自檢沒有問題的話,多數電腦開機畫面將有兩到三屏,其中第一屏為顯卡的相關信息,如生產廠商、圖形芯片類型、顯存容量等內容,如果此處顯示的信息與顯卡標稱的指標有異,那么顯卡很可能存在問題。第二屏顯示的信息比較多,有內存自檢數值、BIOS 信息(系統 BIOS 的類型、序列號和版本號等內容)、主板信息代碼等,如果內存存在質量問題,會在這里有提示。第三屏畫面上半部分的框中會顯示電腦的主要配置,而下面將顯示 PCI 插槽中設備 IRQ 等信息。如果一切正常,在顯示完第三屏畫面后將啟動操作系統。這時最常出現的不能啟動故障就是找不到硬盤。除線路接觸不好外,一般找不到硬盤的原因,主要是硬盤物理損壞,但有時也會有因硬盤主引導區信息被病毒破壞而導致的原因。

  另外,由于現在 CPU 發熱量非常大,所以許多主板都提供了嚴格的溫度監控和保護裝置。一般 CPU 溫度過高,或主板上的溫度監控系統出現故障,主板就會自動進入保護狀態。拒絕加電啟動,或報警提示。往往由于主板溫度監控線的脫落,而導致主板自動進入保護狀態,拒絕加電。所以當你的主板無法正常啟動或報警時,先檢查下主板的溫度監控裝置是否正常才對。

  二、主板常見故障的處理

  1、CMOS 故障

  在開機自檢時如果總是出現“CMOS checksum error-Defaults loaded”的提示,而且必須按 F1,Load BIOS default 才能正常開機。通常發生這種狀況都是因為主板上給 CMOS 供電的電池沒電了導致,因此建議先換電源看看。如果此情形依然存在,那就有可能是 CMOS RAM 有問題,因為 CMOS RAM 我們個人是無法維修的,所以建議送回原廠處理。

   開機后提示“CMOS Battery State Low”,有時可以啟動,使用一段時間后死機,這種現象大多是 CMOS 供電不足引起的。對于不同的 CMOS 供電方式,采取不同的措施:(1)焊接式電池:用電烙鐵重新焊上一顆新電池即可。(2)鈕扣式電池:直接更換。(3)芯片式:更換此芯片最好采用相同型號芯片替換。如果更換電池后時間不長又出現同樣現象的話,很可能是主板漏電,可檢查主板上的二極管或電容是否損壞,也可以跳線使用外接電池。

  2、主板元器件及接口損壞

  主板的平面是一塊 PCB 印刷電路板,上面布滿了插槽、芯片、電阻、電容等。其中任何元器件的損壞都會導致主板不能正常工作。比如主板上的芯片,一般的非整合主板都有兩個芯片,一個是南橋芯片,一個是北橋芯片。如果北橋芯片壞了,CPU 與系統的主界面交換就會出現問題。南橋芯片一旦出現問題,電腦就會失去磁盤控制器功能,這和沒有了硬盤是沒什么兩樣的?梢娺@兩個芯片有多重要!如果這兩個芯片燒掉了,那可是個致命傷,除非送回原廠去修。如果是整合主板就更麻煩了,因為它只有一個芯片,要是壞了可比一般的主板的問題還要嚴重。再比如主板上的鋁電解電容(一般在 CPU 插槽周圍),其內部采用了電解液由于時間、溫度、質量等方面的原因,會使它發生“老化”現象,這會導致主板抗干擾指標的下降影響機子正常工作。我們可以購買與“老化”容量相同的電容,準備好電烙鐵、焊錫絲、松香后,將“老化”的替換即可。如果包換期還沒過,最好找商家換塊新主板,因為問題雖小,解決起來還是比較麻煩的。還有如果電源質量不好,或其他配件短路往往會造成電阻的燒毀。這種故障的判斷,當然要反覆的檢查,看各插頭、插座是否歪斜,電阻、電容引腳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燒焦,芯片表面是否開裂,主板上的銅箔是否燒斷。還要查看是否有異物掉進主板的元器件之間。遇到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借助萬用表量一下。觸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異常發燙,可換一塊芯片試試。

  再有就是由于不恰當的帶電熱拔插,往往會造成主板接口的損壞。比如因熱拔插打印機造成的并口損壞故障就很多,在不準備換主板的前提下,解決的辦法:一是找一家具備芯片級維修能力的廠家維修;二是添加一塊多功能卡。

  3、主板兼容及穩定性故障

  主板的兼容性故障也是大家經常要遇到的問題之一,比如無法使用大容量硬盤、無法使用某些品牌的內存或 RAID 卡、不識別新 CPU 等。導致這類故障的主要原因:一是主板的自身用料和做工存在問題;二是主板 BIOS 存在問題,一般通過升級新版的 BIOS 就能夠解決。

  主板的穩定性故障也是比較常見的,這類故障是由于元器件功能失效、電路斷路、短路引起,其故障現象穩定重復出現,而不穩定性故障往往是由于接觸不良、元器件性能變差,使芯片邏輯功能處于時而正常、時而不正常的臨界狀態而引起。比如由于 I/O 插槽變形,造成顯示卡與該插槽接觸不良,使顯示呈變化不定的錯誤狀態。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就是因為主板的過熱而導致系統的運行不穩定。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由于主板 Cache 有問題或主板設計散熱不良引起,筆者在某品牌 815EP 主板上就曾發現因主板散熱不夠好而導致該故障。在死機后觸摸 CPU 周圍主板元件,發現其溫度非常高且燙手。更換大功率風扇后,死機故障得以解決。對于 Cache 有問題的故障,可以進入 CMOS 設置程序,將 Cache 禁止后即可順利解決問題,當然,Cache 禁止后速度那就肯定會有影響了。

   另外,在主板的保養方面也不容忽視,灰塵是主板最大的敵人之一,灰塵可能令主板遭受致命的打擊。我們應定期打開機箱用毛刷或吸塵器除去主板上的灰塵,另外,主板上一些插卡、芯片采用插腳形式,常會因為引腳氧化而接觸不良。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層,重新插接。還有就是在突然掉電時,要馬上關上計算機,以免又突然來電把主板和電源燒毀。

  4、芯片組與操作系統的兼容問題

  大家都知道,主板芯片組的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新的芯片組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也擺在了我們的面前。如很多主板芯片組無法被操作系統正確識別,這直接造成了本來能夠支持的新技術不能正常使用以及兼容性問題大量出現。微軟也注意到了現今的情況,他們拿出了一些解決辦法。例如,Win2000/XP 系統的升級包除了解決安全問題之外,還特別集成諸多芯片組的驅動程序,解決了不少性能與兼容問題。但是,微軟做的這些努力畢竟有限,對于一些新技術仍然未能支持。我們不得不更加關注一下主板驅動,這個由芯片組廠商給我們帶來的,操作系統的“特別補丁”。有很多朋友對安裝相應修補程序的認識并不充分,認為僅僅是為了解決兼容性問題才存在的,它與性能似乎并沒有直接的聯系,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如果不安裝補丁程序,很可能會導致聲卡工作不正常、顯卡驅動程序無法正確安裝、硬盤將無法打開 DMA 模式、進入節能狀態后無法喚醒等故障。

  對于 VIA 等兼容芯片組而言,其 4-in-1 補丁程序的正確安裝尤為重要。VIA 4-in-1 驅動中包含為符合 ATAPI 接口規范的 IDE 設備提供的驅動程序、AGP VxD Driver(虛擬設備驅動程序)、IRQ(中斷請求)路由端口驅動程序及 VIA INF(驅動程序信息)。除了解決兼容性問題之外,VIA 4-in-1 驅動還能實現與 Intel 提供的幾種驅動程序相似的功能。由于兼容性問題會隨新產品的增多而增加,同時基于對性能優化的考慮,VIA 4-in-1 驅動程序更新比較頻繁。不過如果你在應用中沒有遭遇問題完全沒必要始終更新至最新版本的 4-in-1 驅動程序。

  三、主板 BIOS 常見問題

  1、BIOS 設置不當導致的故障

   由于每種硬件都有自己默認或特定的工作環境,不能隨便超越它的工作權限進行設置,所以主板 BIOS 也會因為設置不當而導致故障的出現。比如系統無法正常啟動,多與 BIOS 設置有關。像硬盤類型設置有誤或者啟動順序設定不當。如果將光驅所在的 IDE 設置為“NONE”,就會導致無法從光驅啟動。若設置的 USB 啟動設備類型與實際使用的設備不匹配也無法正常啟動。再比如一款內存條只能支持到 DDR 266,而在 BIOS 設置中卻將其設為 DDR 333 的規格,這樣做就會因為硬件達不到要求而造成系統不穩定,即便是能在短時間內正常的工作,電子元件也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而逐漸老化,產生的質量問題也會導致計算機頻繁的“死機”。

  此外硬盤等 PCI 設備大部分是按 33MHz 標準制造的。在我們超頻后,往往會發現系統的整體性竟沒有多大改進。有時硬盤還會出現讀寫錯誤、聲卡可能沒法正常發聲、網卡和 SCSI 卡可能會出現無法使用的情況,而顯示卡有可能會花屏或是造成系統死機。因此,超頻至非標準外頻的作法是不劃算的。為了整體系統的穩定,我們應該正確設置 PCI 總線頻率相對于系統總線的分頻。當由于 BIOS 設置不當導致故障時,我們可以啟動電腦并按 Del 鍵進入 BIOS 設置,選擇“Load Default BIOS Setup”選項,將主板的 BIOS 恢復到出廠時默認的初始狀態。

  2、BIOS 升級失敗的處理

  升級主板 BIOS 是解決主板兼容性、穩定性等問題的最佳方案,不容置疑。但在升級 BIOS 提升性能的同時,往往也會出現一些難以預料的事。比如在升級過程中突然斷電、升級時用錯了升級文件、升級文件的版本不正確、升級文件被修改過(例文件受病毒侵襲過)等,都會造成主板完全“癱瘓”的嚴重故障。實際上 BIOS 升級失敗之后,并非不可挽回!我們還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對它進行恢復。

  一是利用“BIOS BOOT BLOCK 引導塊”恢復,通常情況下 BIOS 中會有一個保留部分不會被刷新,那就是 BOOT BLOCK 程序,即使 BIOS 刷新失敗,Boot Block 還是能夠控制 ISA 顯卡與軟驅。但是現在多數主板不支持 ISA,所以還是利用軟驅吧!這時你只需在其他計算機上制作一張 DOS 啟動盤,并將 BIOS 升級程序和 BIOS 文件拷貝到這個 DOS 啟動盤,然后重建一個 Autoexec.bat 文件,其內容就是用于執行自動升級 BIOS 的命令(對于采用 Award 公司 BIOS 的主板而言,應執行“Awdflash BIOS 升級文件名/SN/PY”命令。對于采用 AMI 公司的 BIOS 的主板而言,用戶應執行“Amiflash BIOS 升級文件名/A”命令) 。接下來將該軟盤插入 BIOS 升級失敗的計算機的軟驅中,打開計算機電源,系統就會使用軟盤上的操作系統啟動,并自動執行 BIOS 刷新操作(屏幕上不會顯示任何內容)。操作完畢之后再次重新啟動計算機即可恢復。不過,如果有些 BIOS 在刷新時將 BOOT BLOCK 部分也進行了刷新,這樣的 BIOS 就無法按照此種方法恢復了。

  二是熱插拔法,如果損壞比較嚴重,連 Boot Block 引導塊也一起損壞,可以試用“熱插拔”來修復。當 BIOS 完成 POST 上電自檢、系統啟動自舉程序后,由操作系統接管系統的控制權。完成啟動過程后,BIOS 已完成了它的使命,之后它基本是不工作的。首先放掉身上的靜電,找到一臺與已壞主板相同型號的主板,分別拔出兩塊主板的 BIOS 芯片,然后將好主板的 BIOS 芯片插回 BIOS 插座,注意不能插得太緊,只要引腳能剛剛接觸到插座即可。啟動電腦,進入純 DOS 狀態,將好 BIOS 芯片撥出來,再將壞 BIOS 芯片插到該主板上,進行 BIOS 刷新,問題就可以解決了。不過,本方法需要帶電插拔 BI??OS ROM 芯片,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操作失敗可能會破壞主板,如果您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最好不要采用此方法。如果以上的方法都不能解決問題的話,就只能將主板送專業維修點用專業 EPROM 寫入器(可擦寫可編程只讀存儲器”,即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進行維修了。

本文章關鍵詞: 電腦主板故障處理 
久久亚洲国产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