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2-15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軟件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順序組織的計算機數據和指令的集合。一般來講軟件被劃分為編程語言、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和介于這兩者之間的中間件。硬件是“計算機硬件”的簡稱。與“軟件”相對,電子計算機系統中所有實體部件和設備的統稱。
馬上就要年底了,相信很多企業的財務人員都算員工的年終工資跟獎金,有一些企業是以現金來發放獎金的,這就需要財務人物根據每一個員工的獎金預估出各種面額的鈔票需要準備多少張,如果手動計算的話,那可是一個不小的工作量。不過,使用金山WPS表格的數組公式可以輕松解決這個問題,只需要幾秒鐘,借用一個數組公式就可以完成所有人員的所需鈔票數量,F具體演示一下需求與完成步驟。
假設需要計算的面額包括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如果需在角與分也用同一個公式,思路上沒有分別),那么在工資存放列(假設為B列)右邊建立7列做為輔助區,用于存放每種面額的鈔票張數。 1.在C1:I1區域分別輸入100、50、20、10、5、2、1; 2.選擇C1:I1區域,再單擊右鍵,選擇“設置單元格格式”菜單; 3.在“數字”選項卡的“分類”中選擇“自定義”; 4.右邊的“類型”框中顯示了“G/通用格式”,將其修改為“G/ 自定義數字格式 5.在C2單元格錄入以下公式:=IF(COLUMN()=3,INT($B2/C$1),INT(($B2-SUM(OFFSET($B$1,ROWS(A$1:A1),1,1,COLUMNS($B:B)-1)*OFFSET($B$1,,1,1,COLUMNS($B:B)-1)))/C$1)) 錄入公式后需要同時按下“Ctrl+Shift+Enter”三鍵結束,表示按照數組公式計算,否則無法產生正確結果。 6.選擇單元格C1,將公式向右填充至I2,再雙擊填充柄,將C2:I2的公式向下填充至末尾。公式的計算結果見圖二所示: 圖二 利用數組公式計算鈔票張數 7.為了驗證計算是否準確,再在J列建立一個輔助區,用于匯總所有面額與數量的乘積。在J1輸入“匯總”,在J2輸入以下公式:=SUM($C$1:$I$1*C2:I2) 仍然以“Ctrl+Shift+Enter”三鍵結束,否則無法產生正確結果。 8.雙擊J2單元格的填充柄,將公式向下填充到最末單元格。 9.根據J列的匯總值與B列的工資進行比較,可以清晰分辨公式的正確性。見圖三所示: 圖三 驗證公式的準確性 公式思路解釋: 計算100元面額的鈔票數量時最簡單,將工資除以100,然后利用INT函數取整即可,即公式中“INT($B2/C$1)”部分; 而計算其它面值的鈔票張數時,只需要對剩下的部分工資進行計算。而如何確定已經計算過的鈔票面額的值是重點。本例中利用“OFFSET($B$1,,1,1,COLUMNS($B:B)-1))”獲取已經計算過的鈔票面額,再用“OFFSET($B$1,ROWS(A$1:A1),1,1,COLUMNS($B:B)-1)”獲取已計算過的鈔票對應的數量,兩者乘積并匯總,再總薪資求差即為剩下的待計算金額。 而“兩個區域乘積并匯總”在ET中有一個專用函數——MMULT,所以本例公式可以改為“=IF(COLUMN()=3,INT($B2/C$1),INT(($B2-MMULT(OFFSET($B$1,ROWS(A$1:A1),1,1,COLUMNS($B:B)-1) ,TRANSPOSE(OFFSET($B$1,,1,1,COLUMNS($B:B)-1))))/C$1))” 根據前面的分析,計算100元鈔票的數量和其它面值的數量使用了不同的公式。為了讓兩者統一,即僅使用一個公式完成,通過IF函數將兩段公式結合即可,使公式在第3列是按前一種方式計算,列號大于3時則按另一種方式計算。 最后補充一點,如果用同類軟件EXCEL解決此問題,可以改用以下普通公式完成: =IF(COLUMN()=3,INT($B2/C$1),INT(($B2-SUMPRODUCT(B2:$C2*B$1:$C$1))/C$1)) 硬件是實在的,有模有樣的。軟件是程序性的。是一系列的指令。有了軟件,硬件才會實現更豐富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