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系統下載
當前位置: 首頁 > 網絡技術教程 > 詳細頁面

對于軟交換網絡編號的詳細講解

發布時間:2022-05-23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軟交換網絡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這里我們主要介紹軟交換網絡編號的詳細知識。對下一代網絡而言,將主要使用E.164編號,還將采用命名,故需解決編號命名和尋址之間的關系問題。

在E.164編號中,需要給接入到網絡的每一個端點分配一個相應的號碼,這些號碼可直接用于尋址。此外,隨著網絡和業務的發展,E.164的號碼并非僅僅分配給端點,還需給各種業務提供號碼。這些業務號碼包括接入碼或分配給用戶的業務號碼,例如被叫集中付費業務的800號碼、個人通信中的700號碼等。這些號碼是分配給個人或企業的號碼,不能直接用于尋址。如用于尋址,則需翻譯成相應的可用于尋址的物理號碼。因而,編號分為兩個層面,其一是用戶層面。在該層面,編號號碼變成了個人的名稱,它是不會隨著網絡改變的號碼,例如UPT號碼,800號碼等。另一個層面是對應于每一個端點的網絡號碼。這個號碼是供網絡尋址用的。當然,目前的編號絕大部分是面向用戶和面向網絡的號碼,是相同的普通電話號碼,既是用于個人的名稱,也是網絡用于尋址的號碼。但隨著業務的發展和號碼個人化發展的需要,這兩個層面的分離將較為明顯。因此,下一代網絡中的編號依然會存在面向用戶和面向網絡的地址的編號問題。

下一代網絡的編號、命名和尋址包括的內容較多,但就編號而言,下一代網絡中直接涉及的是軟交換的編號。本文所談到的編號僅涉及分配給端點的編號,試對軟交換的端點編號方案作一番初步分析。

隨著軟交換在網絡中的引入,必然要考慮在軟交換網絡中的各種終端的編號問題。軟交換可接的終端包括固定電話終端、移動電話終端、各種IP終端和多媒體終端。為了使這些終端相互之間及其與現有網絡的終端之間能夠進行通信,需要給這些終端分配一個E.164號碼。分配何種號碼.如何分配號碼,涉及到資費、網絡組織、業務開放等問題。這是一個較復雜的問題。本文旨在澄清所涉及的各種問題,并對可能的解決方案做一番比較。盡管對下一代網還沒有明確的定義,但不少國家或運營商均已將網絡中引入軟交換看成是向下一代網演進的一部分;谲浗粨Q組網的特點是:

◆終端是多種多樣的,既可以是模擬終端,也可以是固定電話終端或移動終端和各種多媒體終端。號碼的分配必須考慮到這些終端的需要。

◆軟交換的容量較大,網絡組織與傳統的電路交換網的組織相比顯得更為靈活。軟交換在我國的應用主要是基于網絡空白地區,這些地區的容量不是很大,因此一個軟交換可以覆蓋多個城市,故可跨城市組網。

◆軟交換的承載通常采用IP組網。IP組網的理念與傳統網絡的理念有所不同,例如IP組網可以沒有長途本地或國際業務的區分,而傳統的網絡則要區分本地長途和國際業務。因此,在編號方案中究竟應該用哪一種理念來設計,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軟交換網絡的編號對傳統電信網有影響。目前,軟復換網絡提供的主要還是話音業務,故軟交換組織的網絡若在資費、放號上與傳統的網絡不同,將會明顯影響到傳統網絡的使用,使傳統網絡的業務量被旁路。因此,確定軟交換各種終端的編號要考慮多種因素。

編號方案

分配E.164號碼主要3種方案,即局號方案、網號方案和混合編號方案。

局號的號碼結構

采用局號方式,號碼結構與普通電話號碼相同,即:本地號碼為:“PQR(S)ABCD”,長途號碼為:0+長途區號+本地號碼。在這個方案中,各種終端,不論是移動終端、固定終端還是各種IP終端,均分配相應的局號,而局號的分配是由各本地網來分配的。由于各本地網的號碼資源情況不同,故可分別采用以“P”位為首的號碼,也可以采用以“PQ”位為首的號碼。

(2)各運營商的號碼申請與放號

◆采用局號方案后,各運營商均可在當地的本地編號計劃中申請到相應的局號。不同的地區由長途區號來識別,不同的運營商靠不同的局號來識別。

◆如果一個軟交換需要覆蓋多個城市,則需在多個城市申請相應的號碼。

◆由于采用的是本地網的號碼,故不能向運營商跨區放號。

◆長途編號區的范圍與現有的長途編號區的范圍一致。

(3)該編號方案的特點

◆由于采用的是局號方式,故不需要另外分配號碼資源。但是,對號碼資源較為緊張的7位編號的本地網,需對地網號碼進行升位。

◆從編號上區分不出用戶的終端屬于哪類終端。同時,因全部采用局號方式,故移動電話的編號將與與現在的編號不一致。

◆采用局號的方式不容易區分該用戶是軟交換網絡的用戶還是傳統電話網的用戶,因此在路由選擇上存在一定的困難。本地呼叫需要判別局號3~4位{(PQR(S)),長途呼叫需要判別6~7位號碼{OXlX2X3PQR(S)}。在路由選擇上,軟交換的用戶是接在IP網上,故由軟交換用戶發出呼叫時,可先經過軟交換網絡,到達受端后,再進入目標網絡。一般采用受端進網方式。

當軟交換用戶作為被叫時,若是其他網的用戶呼叫,理論上應該直接接到軟交換網絡上。但是,要判別該用戶是否是軟交換用戶,需要判別6~7位號碼。如果是軟交換的用IP,就通過軟交換網絡到達受端軟交換網絡上。如果不能判別這么多位號碼時,則選擇軟交換網絡就會遇到困難,可能劊受到PSTN網絡上。到達PSTN網絡的受端才能確定該用戶屬于軟交換用戶,然后接到軟交換網絡上。即使是多媒體的用戶也會出現經過PSTN網絡到達軟交換的情況,這是不適應多媒體業務發展的需要的。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本文章關鍵詞: 軟交換網絡 
久久亚洲国产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