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22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未來的寬帶接入技術新方向趨勢,關于寬帶接入技術新方向的比較,一直都在進行著。今天主要向寬帶接入技術新方向的基本狀態、口令設置,IP地址設置等等。對于接入的相關設置,請大家查看相關文檔,本文不再累述。 接入網(Access Network,AN)是國際上近年提出的一種新概念,它除了包含用戶線傳輸系統,復用設備外,還包括數字交叉連接設備和用戶/網絡接口設備。在ITU-T第13研究組的最新建議G.963中,接入網被定義為本地交換機(LE)與用戶端設備(TE)之間的實施系統,其目的是綜合考慮本地交換局、用戶環路和終端設備,通過有限的標準化接口將各種用戶的需求接入業務節點。 接入網的引入給通信網帶來新的變革,使整個通信網絡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由于受傳輸損耗、傳輸帶寬及噪聲等的限制和影響,現行銅線接入網已越來越難以滿足電信新業務發展的需求,并逐步成為寬帶綜合業務數字網的瓶頸所在。作為交換局與用戶終端之間的連接紐帶,接入網的數字化、寬帶化理所當然地被提到議事日程,成為當前電信網發展的焦點之一。 近來,隨著技術成本的持續下降、電信市場的日益開放以及以IP為代表的數據業務的爆炸式增長,網絡的帶寬與容量再次成為熱門話題和緊缺商品。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的骨干網正向超高速和超大容量的方向發展,高達160Gbps(16×10Gbps)的波分復用系統已投入應用。與此同時,為了適應這一新的形勢,接入網的寬帶接入技術新方向也呈現了新的發展態勢。 銅線接入新技術 對于HDSL、ADSL技術我們已經比較熟悉,下面側重介紹其他幾種銅線寬帶接入技術新方向。 VDSL(甚高比特率數字用戶線)技術 采用DMT線路碼,在雙絞線上下行傳輸速率可以擴展至25M ~ 52Mbps,從而可容納6 ~ 12 個4 Mbps的MPEG-2信號,同時,其容許的上行速率為1.5Mbps,傳輸距離為300 ~ 1000米左右。 CDSL(用戶DSL接入)技術 CDSL(Consumer DSL)是DSL的注冊商標版本,它比ADSL的速度要慢(下行速率為1Mbps,上行線路可能更少一些)。不過,它也有自己的優勢,它不需要在用戶端安裝“分路器”。 FreeDSL(免費DSL接入)技術 與其說這是一項技術,倒不如說這是一項服務。FreeDSL是指公司提供免費ADSL硬件和安裝,并且每月不收服務費。 G.Lite 或DSL Lite 寬帶接入技術新方向 G.Lite(也叫DSL Lite、無分路器ADSL或通用ADSL)是一種速度較慢的ADSL,它不需要在用戶端進行線路的分離,而是電話公司遠程為用戶分路線路。正式稱呼為ITU-T標準G-992.2的G.Lite提供了從1.544M ~6Mbps的下行速率,以及從128 k ~ 384kbps的上行速率。G.Lite有望成為部署最為廣泛的DSL技術。 IDSL(ISDN-DSL寬帶接入技術新方向 IDSL(ISDN-DSL)這種叫法有些不妥,因為它的速率與ISDN的128kbps的數據速率和服務更接近,而與速度更高的ADSL相差較遠。 RADSL(速率自適應DSL寬帶接入技術新方向 在這項技術中,軟件可以決定在特定客戶電話線上信號的傳輸速率,并可以相應地調整傳輸速率。Westell的FlexCap2系統使用RADSL在現有線路上提交從640k ~22Mbps的下行速率,以及從272kbps到1.088Mbps的上行速率。 UDSL(單向DSL接入)技術 UDSL是歐洲一家公司提出的一項建議,它是HDSL的單向版本。 無線寬帶接入技術新方向 無線接入是指從交換節點到用戶終端部分或全部采用無線手段寬帶接入技術新方向。無線接入技術可以分為移動接入和固定接入兩大類。移動無線接入網包括蜂窩區移動電話網、無線尋呼網、無繩電話網、集群電話網、衛星全球移動通信網直至個人通信網等等, 是當今通信行業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無線用戶環路(WLL)目前正逐漸從模擬系統向數字系統發展。 無線接入可分為移動接入與固定接入兩種。其中移動接入又可分為高速和低速兩種。高速移動接入一般可用蜂窩系統、衛星移動通信系統、集群系統等。低速接入系統可用PGN的微小區和毫微小區,如CDMA的WILL、PACS、PHS等。固定接入是從交換節點到固定用戶終端采用無線接入,它實際上是PSTN/ISDN網的無線延伸。 其目標是為用戶提供透明的PSTN/ISDN業務, 固定無線接入系統的終端不含或僅含有限的移動性。接入方式有微波一點多址、蜂窩區移動接入的固定應用、無線用戶環路及衛星VSAT網等。 固定無線接入系統以提供窄帶業務為主, 基本上是電話業務。 主要的固定無線寬帶接入技術新方向有三類,即已經投入使用的多路多點分配業務(MMDS)和直播衛星系統 (DBS) 以及正在做現場試驗的本地多點分配業務 (LMDS)。前兩者已為人熟知,而LMDS 則是剛剛興起,近來才逐漸成為熱點的新興寬帶無線接入技術。 總的來看, 寬帶固定無線接入技術代表了寬帶接入技術新方向的一種新的不可忽視的發展趨勢,不僅開通快、維護簡單、用戶較密時成本低,而且改變了本地電信業務的傳統觀念 ,最適于新的本地網竟爭者與傳統電信公司與有線電視公司展開有效競爭,也可以作為電信公司有線接入的重要補充而得到應有的發展。 光纖寬帶接入技術新方向 光纖用戶網是指局端與用戶之間完全以光纖作為傳輸媒體的接入網。用戶網光纖化有很多方案,有光纖到路邊(FTTC)、光纖到小區(FTTZ)、光纖到辦公室(FTTO)、光纖到樓面(FTTF)、光纖到家庭(FTTH)。但不管是何種領域的應用,實現光纖到戶都必須是為了滿足高速寬帶業務以及雙向寬帶業務的客觀需要。 光纖用戶網的主要技術是光波傳輸技術。目前光纖傳輸的復用技術發展相當快,多數已處于實用化。復用技術用得最多的有時分復用(TDM)、波分復用(WDM)、頻分復用(FDM)、碼分復用(CDM)等。 混合寬帶接入技術新方向 目前我國的接入網仍以傳統的銅纜用戶線為主,少數城市地區采用了光纖接入設備。城市地區接入網的網絡拓撲結構絕大多數是以星形或總線型為主,傳輸媒介以市話電纜、雙絞線為主。因而,重點研究混合光纖同軸網(HFC)在我國接入網向實現光纖化的過渡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 HFC(混合光纖同軸網)技術可使電話公司迅速提供寬帶業務。HFC在一個500戶左右的光節點覆蓋區可以提供60路模擬廣播電視、每戶至少2路電話、速率至少高達10Mbps的數據業務。將來利用其550MHz ~ 750MHz頻譜還可以提供至少200路MPEG-2的點播電視業務以及其它雙向電信業務。 有線接入網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是FTTC與HFC融合,進而向FTTC發展。最近,接入網又提出了一種新的組網方案:FTTC+HFC。FTTC+HFC主干系統采用共纜光纖的方法分別傳送數字(雙向)與模擬信號,兩種信息由設置于路邊的光網絡單元分別恢復成各自的基帶信號之后,語音信號經雙絞線送至用戶,而數字和模擬視頻信號經銅軸電纜送至用戶。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上一篇:網絡接入控制具體方法詳細講解
下一篇:深入探究全業務接入網的轉型與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