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系統下載
當前位置: 首頁 > 網絡技術教程 > 詳細頁面

深入講解以太網接入網知識

發布時間:2022-05-21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以太網接入網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很多用戶都很了解以太網接入網知識,這里我發表一下個人理解,和大家討論討論。基于五類線的高速以太網接入網無疑是一種較好的選擇方式。它特別適合密集型的居住環境,非常適合中國國情。因為中國居民的居住情況不象西方發達國家,個人用戶居住分散,中國住戶大多集中居住,這一點尤其適合發展光纖到小區,再以快速以太網連接到戶的接入方式。在局域網中IP協議都是運行在以太網上,即IP包直接封裝在以太網幀中,以太網協議是目前與IP配合最好的協議之一。

以太網接入網手段已成為寬帶接入新潮流,它將快速進入家庭。目前大部分的商業大樓和新建住宅樓都進行了綜合布線,布放了5類UTP,將以太網插口布到了桌邊。以太網接入網能給每個用戶提供10Mb/s或100Mb/s的接入速率,它擁有的帶寬是其它方式的幾倍或者幾十倍。完全能滿足用戶對帶寬接入的需要。ADSL雖然比56K速度快,但與以太網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它只是人們邁向寬帶過程中的一個過渡技術。ADSL和Cable Modem的費用都很高,造價和成本平均每一戶將超過1000元。而以太網每戶費用在幾百元左右。所以以太網接入網方式,在性能價格比上既適合中國國情,又符合網絡未來發展趨勢。在商業大樓和新建高檔住宅樓,以太網接入將會是最有前途的寬帶接入手段。

光纖接入技術

光纖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質量高、性能穩定、防電磁干擾、保密性強等優點。在干線通信中,光纖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接入網中,光纖接入也將成為發展的重點。光纖接入網指的是接入網中的傳輸媒質為光纖的接入網。光纖接入網從技術上可分為兩大類:即有源光網絡(AON,Active Optical Network)和無源光網絡(PON,Passive OpticaOptical Network)。有源光網絡又可分為基于SDH的AON和基于PDH的AON,本文只討論SDH(同步光網絡)系統。

(1)接入網用SDH系統

有源光網絡的局端設備(CE) 和遠端設備(RE)通過有源光傳輸設備相連,傳輸技術是骨干網中已大量采用的SDH和PDH技術,但以SDH技術為主。遠端設備主要完成業務的收集、接口適配、復用和傳輸功能。局端設備主要完成接口適配、復用和傳輸功能。此外,局端設備還向網絡管理系統提供網管接口。在實際接入網建設中,有源光網絡的拓撲結構通常是星型或環行。在接入網中應用SDH(同步光網絡)的主要優勢在于:SDH可以提供理想的網絡性能和業務可靠性;SDH固有的靈活性使對于發展極其迅速的蜂窩通信系統采用SDH系統尤其適合。當然,考慮到接入網對成本的高度敏感性和運行環境的惡劣性,適用于以太網接入網的SDH設備必須是高度緊湊,低功耗和低成本的新型系統,其市場應用前景看好。

以太網接入網用SDH的最新發展趨勢是支持IP接入,目前至少需要支持以太網接口的映射,于是除了攜帶話音業務量以外,可以利用部分SDH凈負荷來傳送IP業務,從而使SDH也能支持IP的接入。支持的方式有多種,除了現有的PPP方式外,利用VC12的級聯方式來支持IP傳輸也是一種效率較高的方式?傊,作為一種成熟可靠提供主要業務收入的傳送技術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仍然會不斷改進支持電路交換網向分組網的平滑過渡。

(2)無源光網絡PON

無源光網絡(PON)是一種純介質網絡,避免了外部設備的電磁干擾和雷電影響,減少了線路和外部設備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統可靠性,同時節省了維護成本,是電信維護部門長期期待的技術。PON的業務透明性較好,原則上可適用于任何制式和速率信號。特別是一個ATM化的無源光網絡(APON)可以通過利用ATM的集中和統計復用,再結合無源分路器對光纖和光線路終端的共享作用,使成本可望比傳統的以電路交換為基礎的PDH/SDH接入系統低20%—40%。

APON的業務開發是分階段實施的,初期主要是VP專線業務。相對普通專線業務,APON提供的VP專線業務設備成本低,體積小,省電、系統可靠穩定、性能價格比有一定優勢。第二步實現一次群和二次群電路仿真業務,提供企業內部網的連接和企業電話及數據業務。第三步實現以太網接口,提供互聯網上網業務和VLAN業務。以后再逐步擴展至其它業務,成為名副其實的以太網接入網系統。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本文章關鍵詞: 以太網接入網 
久久亚洲国产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