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20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光纖接入網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這里我們主要介紹光纖接入網絡新興技術學習筆記。目前,光進銅退在全球范圍內已經成為光纖接入網建設的趨勢;赑ON技術的FTTx的接入網絡不但需要承載更高帶寬的業務,也承載著電信運營商們如何在高清時代實現固網復興的偉大理想。在網絡融合,業務融合的大趨勢下,FTTx網絡從架構、性能,業務承載、運維等方面出現了革命性的技術創新,來適應運營建設“統一,面向未來、自動化的綠色光纖接入網絡的訴求。 多業務承載能力 隨著運營商重組,我國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已經實施全業務經營,而接入網作為基礎承載網絡,需要承載話音、數據、視頻甚至移動基站回傳等多種業務。復雜的歷史原因使得傳統接入網形成了“一種業務建設一種接入網”的“煙囪式”網絡結構,這極大地增加了運營商的網絡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而光纖接入網的引入,其“大容量、高接入帶寬、多業務QoS等級支持能力”的特點決定了接入網向統一、融合、高效承載平臺的方向演進成為了現實可能。針對個人接入,FTTx可以提供超高帶寬的高清視頻體驗, 又可以滿足企業用戶的高業務質量保障,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要求的專線承載業務,針對移動基站的回傳業務,FTTx可以提供高精度時鐘傳送,高可靠性光纖接入網的要求。 大容量、廣覆蓋 簡化網絡層次,扁平化網絡,對節點數最多的光纖接入網來說是意義是做重大的。目前“大容量、少局所”的建設方式逐漸成為光纖接入網的主流方式。“大容量,小局所”意味著OLT覆蓋的用戶數量增加,相應的對OLT系統容量、背板帶寬、端口密度,覆蓋距離等特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業內已經出現了960G交換容量、40G總線,單板8個PON口,多10G上聯口和60KM長距離PON技術的大容量OLT設備。 多場景接入 為了向用戶提高更高速率的接入服務,適應未來寬帶市場及全業務市場競爭的需要,光進銅退的FTTx建設模式已經成為接入網絡的主流建設模式。光纖“進”到哪里最合適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需要考慮用戶的帶寬需求、現有接入介質,接入點的選擇,機房、供電,運維,監管政策等眾多的因素,因此,運營商需要一種一體化、全場景接入的FTTx解決方案,能夠既能滿足CO、FTTC、FTTB、FTTH,FTTO、FTTM的需求,又能提供銅線、P2P,P2MP接入。 高可靠性 隨著OLT容量越來越大,覆蓋的用戶數量增多,同時也承載了企業光纖接入網和移動承載等業務,對于FTTx網絡可靠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PON設備本身,需要提供OLT設備重要部件(如電源板、主控板、上行接口板甚至用戶接口板的冗余保護),同時在組網保護方面,對于重要客戶或關鍵業務,OLT提供線路上的Type B、C保護,和上行網絡層面的保護,以避免單點故障、實現可靠接入。 通過板件、線路和網絡三個層面的端到端冗余保護解決方案,可以實現業務在50ms內完成故障倒換,為用戶提供永遠在線的高可靠性業務體驗。 自動化部署、運維 隨著“光進銅退”的推進,遠端接入節點越來越靠近用戶,節點數量成數十倍,百倍的增長,場景多樣,設備種類增多,因此設備開通、配置、升級繁雜;同時遠端設備走出機房,設備的運行環境較差,故障率增加;設備分布廣,故障現場處理工作量大。針對這些問題,傳統的光纖接入網設備的已經不能滿足FTTx網絡的需部署和運維需求,只有實現了遠端設備的即插即用和免調測,自動業務發放,設備遠程自動升級,故障自動診斷,配置數據自動配置等一系列的自動化部署和運維功能,才能使FTTx網絡的大規模部署成為可能。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