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16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目前MSTP接入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同時現在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可能好多人還不了解MSTP接入技術的發展問題和未來發展方向,沒有關系,看完本文你肯定有不少收獲,希望本文能教會你更多東西。電信市場已經進入全業務競爭時代,新格局下的運營商面臨業務的同質與異質競爭,城域網是省級骨干網和省內骨干網在城域范圍內的延伸和覆蓋,是聯結運營商和用戶之間的紐帶,面向集團用戶和普通用戶的電信級公眾網絡平臺成為各運營商增值的砝碼。由此,滿足數據多業務的需求也成為各設備制造商關注的焦點,MSTP接入技術恰恰是城域網中被廣泛使用的SDH和數據業務的最佳結合點,作為城域綜合傳輸技術已獲得各綜合業務運營商的廣泛認可。在《基于SDH的多業務傳送節點的技術要求》國標出臺之際,就MSTP接入技術及其發展前景等相關問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尹緒全有著以下的見解。 標準的產生源于實踐 “標準源于實踐,是市場需求的產物!睋w全介紹,“《基于SDH的多業務傳送節點的技術要求》的標準主要是通過調查研究我國傳送網的具體特點和運營商對基于SDH的多業務傳送節點的應用需求,以及目前技術進步的情況,部分參照我國SDH行業標準和ATM行業標準的基礎上制定的。由于基于SDH的多業務傳送節點在結構、功能上與傳統的SDH系統有很大差別,目前ITU-T及其他國際標準化組織尚無完善與MSTP接入技術相關的建議可參考! “針對中國目前網上SDH大量應用以及城域數據業務迅猛發展的現狀,基于對運營網絡的深刻理解,華為早在2000年10月就在業界首次完整的提出了MSTP接入技術的理念,并在2001年實現了具有MSTP接入技術的傳送設備的規模商用,其可以充分兼容現有網絡,滿足現有業務需求,并面向未來業務的發展。”尹緒全回顧了MSTP接入技術標準誕生的歷程,“自2000年提出來MSTP接入技術的概念后,華為做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在及時把MSTP接入技術設備推向市場的同時,著手準備相關資料,并充分與幾大運營商交流,獲得普遍的認同。2001年,作為MSTP接入技術設備的主要供應商,華為受信息產業部委托,主筆起草了《基于SDH的多業務傳送節點的技術要求》標準的草案,于2002年11月正式通過并發布!盡STP標準所定義的基于SDH的多業務的傳送節點是指,基于SDH平臺、同時實現TDM、ATM、IP等業務接入、處理和傳送,提供統一網管的多業務傳送平臺。標準規定了基于SDH的多業務傳送節點的技術要求,包括節點的基本功能、接口特性、性能參數和指標、保護倒換、網絡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尹緒全還回顧了最初在MSTP技術上參差不齊、規劃思路不同的時期,不同廠商對MSTP的理解存在偏差,甚至排斥。MSTP標準的出臺提出了明確的城域網傳送網設備總體技術要求,規范了國內城域傳輸網建設,盤活了網上的SDH設備,明確了城域傳輸網的發展方向。 技術支撐 尹緒全在肯定MSTP接入技術優勢的同時,指出技術永遠不斷更新,MSTP接入技術只是整個傳輸網發展歷史長河中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是目前最為實用的一種城域網技術。國內各大綜合電信運營商在考慮新的技術發展時,也必須綜合考慮現有投資的合理利用問題,所以采用“漸進的網絡演變”方式,既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又可“緊密跟蹤國際通信技術發展趨勢,積極采用先進技術”。各綜合業務運營商在建設城域網時除考慮寬帶數據業務外,也需兼顧傳統TDM業務,各運營商目前營運收入還是以語音業務為主,因此在已十分成熟的SDH技術基礎上承載數據業務的技術在眾多城域技術中脫穎而出。 隨傳輸及寬帶領域中新技術新協議的不斷發展和完善,MSTP接入技術也將隨之進一步充實和完善。首先,將把為IP業務量身定制的RPR技術引入到MSTP接入技術平臺中,通過內嵌RPR的方式在接入層和匯聚層提供IP業務的動態環網共享及環網保護;其次,協議封裝效率也在不斷提高,LAPS(linkaccessproce-dure-SDH)、GFP(通用成幀規程)等標準的不斷完善,將大大提高IP業務的傳送效率;此外,在MSTP接入技術傳送平臺中IP業務的傳送效率和質量方面也將進一步提升,如采用LCAS(鏈路容量調整技術)和虛級聯技術提高帶寬利用率、實現多徑傳輸,提高業務傳輸的效率和質量,在數據業務發生突變的時候實時調整帶寬,防止IP業務的丟包。最后,隨光網絡智能化的發展,通過在MSTP接入技術平臺上支持GMPLS協議的方式,增加網絡的智能化特性。目前華為已參加ITU-T、OIF、IETF3個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在積極推動智能光網絡相關標準的制定和完善。 對光網絡的發展華為本著在干線光網絡設備上向長距離、大容量、低成本的方向發展;在城域光網絡設備上分為兩個層面:骨干層上開發大容量節點設備,實現城域網大容量傳輸調度的要求;在接入層上開發多樣性的業務接口,并能實現末端客戶的遠端接入需求。對于目前在業界被看為低迷狀態的光傳輸市場,尹緒全堅定地把它比喻為“不落的太陽”,隨著各種業務商機逐漸形成,基礎網絡將會持續發展。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上一篇:詳細論述WiMAX接入點新機遇
下一篇:EPON接入技術占據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