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系統下載
當前位置: 首頁 > 網絡技術教程 > 詳細頁面

展望光接入網未來進展方向

發布時間:2022-05-14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光接入網也是目前非常主流的接入技術,可能好多人還不了解光接入網的發展和實際應用,沒有關系,看完本文你肯定有不少收獲,希望本文能教會你更多東西。近年來,寬帶在全球發展非常迅速,成為電信運營商重要的業務收入來源。截至2008年第二季度,全球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到3.82億戶,寬帶接入用戶總數仍持續上升。在全球寬帶接入用戶總數中,DSL用戶占64.6%,為2.47億戶;FTTx用戶占11.8%,為4500萬戶。雖然目前DSL技術仍是主流的寬帶接入技術,但從增長速度來看,寬帶光接入網技術成為增長率最高的技術。2008年第二季度,全球FTTx用戶的季度增長率最高,與2008年第一季度的4220萬用戶相比,季度增長率達到6.91%;DSL用戶的季度增長率為3.62%;cablemodem用戶的季度增長率為2.85%。DSL新增市場已全部由第一代ADSL技術轉向更高速率的ADSL2+技術并向VDSL2技術演進,從而加快了寬帶全面提速的步伐。

“光進銅退”方興未艾

以EPON和GPON為代表的光接入網技術產業鏈逐步成熟,技術和產品不斷完善,光接入網規模應用的時機已經來臨,全球光接入網部署開始加速,更高速率(超過20Mbit/s)的寬帶服務得以實現。從全球來看,FTTx的部署呈現“日本激進、北美積極、歐洲起步”的總體特點。其中,日本已成為全球FTTx用戶規模最大的國家,至2008年6月已達1300萬戶。

我國寬帶業務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截至2008年底寬帶用戶已突破8300萬戶,用戶規模躍居世界第一。其中,DSL仍然占據寬帶市場的主導地位,占比高達79%。我國寬帶光接入網也已經進入規模部署期,據最新統計,我國電信運營商FTTx建設規模已經超到1000萬用戶端口,并呈現“以FTTB/C為主,FTTH為輔”的特點。從運營商制定的FTTx未來發展策略來看,“大力推進光進銅退,實施接入網光纖化戰略,新建區域實現光纖到樓、光纖到村,加強城市已有區域銅退光進改造”的目標已經非常清晰。

EPON和GPON各有市場

目前,歐美運營商采用GPON技術較多,而亞太地區的日本、韓國等則更加青睞EPON技術。從全球范圍來看,EPON技術的應用規模遠遠大于GPON。在中國市場,EPON擁有先發優勢并已規模部署,而GPON技術近兩年來也加快了發展步伐。從標準的角度來看,下一代EPON標準化的工作走在了下一代GPON的前面,IEEE主導的10GEPON標準已經基本確定,當然,10GEPON真正達到產業化水平,至少要到2010年。

在EPON與GPON之間運營商正在選擇,但實際上這種選擇并不僅僅是出自對技術指標的比較或成本的考慮。到目前為止,EPON在中國應用更廣是因為EPON技術和產品比GPON更早成熟。在中國電信運營商最初進行技術選擇時,日本正在推進FTTH,幾百萬的用戶增量使EPON產業鏈得到迅速發展,也帶動了成本的下降。

中國電信近兩年已經對GPON進行了兩輪摸底測試,2008年在北京、上海、武漢和杭州四城市試點為國內GPON的試商用拉開了序幕。中國聯通從2007年到2008年也進行了GPON技術的互通測試以及GPON的試商用實驗,今年將擴大試商用的規模,預計2010年GPON將開始商用,而EPON也會繼續向前發展,整體PON的市場規模將達到數百萬用戶端口。

與移動網絡的全網統一技術不同,FTTx接入網并不需要在全國選定唯一一種技術。也許,不同地區選擇不同的PON技術也是一種可能,但我們不建議同一地區選擇兩種技術,因為這會對今后的網絡運行和維護造成困難。

低成本部署 合理利用銅纜資源

實踐已經證明FTTx應用并沒有不可實現的技術難點,這幾年隨著FTTx技術的成熟和規模應用,FTTx的成本不斷下降,據統計,2008年FTTB+LAN的建設成本(包括設備、線路、施工等)已經下降到800元人民幣/線以下,低于ADSL的建設成本,而FTTH的建設成本在一些應用模式中已降至2000元人民幣/線以下,但是,在FTTx發展初期,特別是大樓或小區內初期用戶實裝率不高的情況下,要使FTTx走向成功必須進一步降低相關產品成本。

銅纜在我國電信運營商的企業資產結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由于銅是一種稀缺資源,在2007年國際銅價最高曾經達到80000元一噸,很多地方特別是農村地區電纜被盜現象還是很突出的,因此考慮當前電纜被盜嚴重、銅價上漲較快等因素,在舊城區改造中,推進“光進銅退”,采用FTTx+DSL方式實現“DSLAM寬帶下沉”,既可以節約建設資金、盤活現有資源、優化資產結構、降低維護成本,又實現了寬帶升級,較好地利用了銅纜資源,不失為一種兩全之策。

多種模式循序漸進 實現寬帶升級

盡管光進銅退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但在具體部署中應考慮不同的應用模式并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按照目前國內主流運營商的策略,建設FTTH、FTTB主要面向增量市場,即面向新建小區,在新建小區部署光纖比較容易;對于存量市場來說,DSL與光接入網沒有沖突,運營商對于這部分市場可采用FTTN+DSL方式提供光接入網,將主干電纜變成光纖,縮短銅纜的距離。據測算,在銅纜距離縮短到500米以內,將來采用VDSL2技術,可實現的最大帶寬可達50M,完全能夠滿足用戶對高帶寬的需求。也就是說,DSL和FTTx能夠實現協同發展。

目前新建小區的接入網建設采用的模式主要有:FTTH光纖到戶;采用FTTN(光纖到小區)+DSL技術,現在多采用點到點P2P技術,其中DSL可以是ADSL2+或者VDSL2技術;采用FTTB(PON)+多端口ONU(內置DSL或LAN),既可以內置DSLAM功能,也可以內置LAN功能。對老城區的現網改造,必須盡可能地利用銅纜資源,可以選擇FTTN+DSL或者FTTB(EPON)+DSL技術。成本上目前FTTN+DSL仍有優勢。如果采用EPON系統,每個ONU終結的用戶一般在16戶左右,無法滿足單個交接箱的用戶需求。因此,EPON的使用場合應該是銅纜接入距離超長且交接箱相對集中的區域。

運營維護面臨新挑戰

“光進銅退”的實施,給網絡的運營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從實際情況看,目前FTTx部署中面臨的很多問題,都在于運營商的基層部門對光接入網的網絡建設、運營維護的能力和經驗不足,尤其是運營維護方面的問題顯得特別突出。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設備開通、配置、升級繁雜;設備種類和網元數量增多,管理維護繁雜;多業務配置和業務發放涉及多個設備、多套后臺支持系統,操作復雜。第二,隨著光纖逐步下移,需要維護管理的遠端節點成倍增加;遠端設備走出機房,設備的運行環境較差,故障率增加;設備分布廣,故障現場處理工作量大。這些問題,都對FTTx的設備管理、設備開通、業務發放、故障監控、網絡安全控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引入PON系統后,網絡管理維護面臨新的問題:接入點數量增加、業務從單一業務向多業務轉變、業務管理更加精細化、光纜網絡的維護量增加等。采用PON的光接入網絡規模部署后,ONU的數量非常多,對ONU的操作管理維護也非常重要。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本文章關鍵詞: 光接入網 
久久亚洲国产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