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系統下載
當前位置: 首頁 > 網絡技術教程 > 詳細頁面

5種基于PON的FTTX接入比較

發布時間:2022-05-12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目前高帶寬接入組網方式主要是基于PON的FTTX接入,成本分析牽涉的主要方面和假設條件如下:

接入段設備成本(包括各種接入設備及線路等,平均到每一線用戶)

工程建設成本(包括施工費及其他開銷成本,一般為設備總價的30%)

運行維護成本(一般每年為總成本的8%左右)

不考慮實裝率(即實裝率為100%)

所需要的設備成本按500個用戶模型計算

五種基于PON的FTTX接入比較_網絡技術

注1:FTTX接入未考慮小區機房成本;

注2:ADSL2+接入距離為3km時與ADSL相比已經沒有優勢,VDSL2目前應用還不多,暫不作比較;

注3:光纖接入在遠距離時優勢明顯。

FTTB+LAN

局端通過光纖(3km)布放到小區或大樓的匯聚交換機,再通過光纖(0.95km)連到樓道交換機后用五類線(0.05km)布放到用戶端。按500個用戶模型計算(未考慮小區機房成本),至少需要1臺24口匯聚交換機,21臺24口樓道交換機。實際使用中一般多加一級交換機,雖然交換機總數增加,但樓道交換機采用價格更低的型號反而降低了總成本。

FTTH

考慮局端放置OLT,單根光纖(4km)到小區中心機房,在小區中心機房經1∶4光分路器(0.8km)到樓道,樓道內經1∶8光分路器(0.2km)到用戶端。按500個用戶模型計算(未考慮小區機房成本):OLT設備成本按500個用戶的規模配,共需要16個OLT端口。

FTTC+EPON+LAN

同樣考慮局端放置OLT,單根光纖(4km)到小區中心機房,在小區中心機房經1∶4光分路器(0.8km)到大樓,各樓道內經1∶8光分路器(0.2km)到各樓層,再用五類線接入至用戶端。各ONU具備二層交換功能,考慮ONU配備16個FE口,即每個ONU可接入16個用戶,按500個用戶模型計算。

FTTC+EPON+ADSL/ADSL2+

同樣DSLAM下移的應用,考慮局端放置OLT,單根光纖(5km)從BAS端局到一般端局,在一般端局經1∶8光分路器(4km)到小區中心機房的ONU,ONU直接通過FE接口與DSLAM相連,然后用雙絞線(1km)銅纜接到用戶端。同樣按每個DSLAM下接500個用戶模型計算(未考慮小區機房成本)。

點對點光以太網

局端通過光纖(4km)布放到小區或大樓的匯聚交換機,再通過光纖(1km)直接布放到用戶端。按500個用戶模型計算(未考慮小區機房成本),至少需要21臺24口匯聚交換機,從局端機房到小區的匯聚交換機鋪設21對4公里的主干光纖。由于目前點對點光以太網還沒有普遍用于小區的寬帶接入,一般只是用于分散的重要用戶的組網,所以它的承建部門與其他接入方式不同,因此測算方式也有所不同。

各種組網模式的簡單比較

各種技術在各種組網模式下的保證帶寬和最大可達帶寬及單位帶寬投資成本比較如表。

從以上分析可知,光分路器放置位置不同會對光纖用量產生直接的影響,從而也影響了建網成本;目前EPON設備成本主要受限于突發光發送/接收模塊以及核心的控制模塊/芯片,E-PON模塊價格正不斷下調以適應市場需要;相對于xDSL來說,PON的一次性投入成本較高,目前主要用于新建或改建的密集用戶區域。點對點的光以太網,由于成本較高只適合于分散的政企客戶,而采用FTTC+E-PON+LAN或FTTC+EPON+DSL是逐步過渡到FTTH的較好解決方案。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本文章關鍵詞: PON FTTX接入 帶寬接入 
久久亚洲国产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