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08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HSDPA(高速下行分組接入)用于實現WCDMA網絡高速下行數據業務,可以使下行的數據速率達到8~10Mbps,被譽為后3G時代的主要解決方案。對采用多入多出(MIMO)技術的HSDPA系統,數據速率可以達到20Mbps。HSDPA的出現引起了業界的極大關注。作為WCDMA體系的后續演進技術,HSDPA中的許多關鍵技術與cdma20001XEV/DV以及TD-SCDMA中的一些關鍵技術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適時研究HSDPA,對于我們全面了解后3G時代的技術走向十分重要。 在HSDPA技術方案中,涉及到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4種:自適應編碼調制、H-ARQ、快速蜂窩選擇(FCS)、多入多出天線處理(MIMO)。 自適應編碼調制 自適應調制與編碼(AMC)也屬于鏈路自適應的范疇。AMC的基本原理就是改變調制和編碼的格式并使它在系統限制范圍內和信道條件相適應,而信道條件則可以通過發送反饋來估計。在AMC系統中,一般用戶在理想信道條件下用較高階的調制方式和較高的編碼速率,而在不太理想的信道條件下則用較低階的調制編碼方式。 采用AMC的好處主要有:處于有利位置的用戶可以具有更高的數據速率,由此蜂窩平均吞吐量得到提高;在鏈路自適應過程中,通過調整調制編碼方案而不是調整發射功率的方法可以降低干擾水平。 目前實現AMC面臨幾項挑戰。首先,AMC對測量誤差和延遲比較敏感,為了選擇適合的調制方式,必須首先知道信道的質量,對信道估測的錯誤可能會使系統選擇錯誤的數據傳輸數據率,使傳輸功率過高,浪費系統容量或者因功率太低而出現誤碼率升高;其次,由于移動信道的時變特性,信道測量報告的延遲降低了信道質量估計的可靠性;另外,干擾的變化也增加測量的誤差,此時可以尋求與其它技術的結合,比如利用混合判決反饋重傳技術(H-ARQ)可以降低MCS的要求識別和對測量誤差和流量波動的敏感性。 H-ARQ H-ARQ也是一種鏈路自適應的技術。在AMC中,采用顯式的C/I測量來設定調制編碼的格式,而在H-ARQ中,鏈路層的信息用于進行重傳判決。 有很多方法可以實現H-ARQ:Chase合并、兼容速率鑿孔TurboCodes和增量冗余。Chase合并的策略是發送有相同編碼的數據組,然后在接收端可以將這些多個重發信息進行SNR加權合并來獲得分集接收再進行譯碼。增量冗余或H-ARQ-II是實現H-ARQ的另一種方式。這種策略是在第一次譯碼失敗時另外再傳送附加冗余信息而不是再將整個數據碼組重發一次。H-ARQ-type-Ⅲ也是增量冗余方案中的一種,然而在H-ARQ-type-Ⅲ中,每次的重傳是可以自解碼的,這一點與HARQ-II不同。在多冗余的H-ARQ-type-Ⅲ中,每次重發冗余信息時要對不同的比特進行打孔。 AMC可以根據UE的測定或者網絡提供的信息條件來靈活地選擇適當的MCS,但需要UE進行準確信道測量并且受到相應延遲的影響。H-ARQ能夠自動地適應信道條件的變化并且對測量誤差和時延不敏感。AMC和H-ARQ二者結合起來可以得到最好的效果——AMC提供粗略的數據速率選擇而H-ARQ可以根據數據信道條件對數據速率進行較精細的調整。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下一篇:目前主流3G網絡規范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