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系統下載
當前位置: 首頁 > 網絡技術教程 > 詳細頁面

詳解網絡交換技術的進展

發布時間:2022-05-08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2005年是運營商開始實施戰略轉型的一年。戰略轉型旨在簡化網絡結構,減少網絡運營成本,加速將新業務推向用戶的速度,優化運營商與用戶之間的關系。世界電信業技術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電信網的發展凸顯融合、調整和變革的新趨勢。各種電信業務從本質上來說,由語音、數據和視頻3種基礎業務構成。目前,傳統語音業務仍是電信的主要業務收入來源。開拓更豐富的數據及增值業務,發展視頻娛樂業務,并以有效的方式實現語音提供,以應對多種業務分流的替代和威脅。業務的提供應向更靈活多樣的方向發展,實現多種業務的捆綁,并根據需求向融合業務的方向發展。業務的發展引導網絡的發展,網絡的轉型不是對現有網絡的簡單改造或擴容,而是針對多種業務的支撐,優化網絡構架并降低總投資和運營成本,實現高效網絡。目前,大家清楚地看到網絡正在向以IP為構架的NGN方向演變。在網絡轉型的過程中,軟交換技術、固網智能化技術、提供差異化服務的接入控制技術和實施多樣化的寬帶接入等都是網絡發展的重點。

1、軟交換技術標準的進展

軟交換技術的應用是固網轉型的標志之一。中國通信標準協會(CCSA)網絡與交換技術工作委員會完成的軟交換技術系列行業標準是目前國內第一個全面覆蓋軟交換技術領域重點技術的標準體系。軟交換系列標準主要參考ITU-T、IETF等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最新技術標準和我國運營商的實踐,對軟交換技術中的重點領域,如軟交換設備、媒體網關控制器設備、媒體網關設備、信令網關設備以及接口協議和業務等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進行了全面、科學的研究,并結合國內網絡實際情況以及國內電信設備制造商的研發經驗制定。2005年,網絡與交換技術工作委員會重點完善了基于軟交換設備的網絡組網總體技術要求,并啟動了網絡融合的研究,完成了基于軟交換的綜合接入設備管理系統(IADMS)測試方法、媒體網關(支持多媒體的媒體網關)設備測試方法、軟交換業務接入控制設備技術要求、基于軟交換的應用服務器測試方法、開放業務接入應用程序接口(Parlay)網關設備技術規范、基于互聯網服務(WebService)的開放業務接入應用程序接口(ParlayX)技術要求和相關SIP標準的進一步完善。在IP網絡研究方面,CCSA網絡與交換技術工作委員會完成了電信級IPQoS體系架構和IP QoS控制協議技術的要求。

展望2006年,下一代網絡(NGN)作為目前國際標準化工作的研究重點,同時結合我國運營業的業務提供和網絡演進及其產業的發展,網絡與交換技術委員會將對NGN的相關業務需求、網絡體系架構、信令協議、服務質量、安全、網絡融合等進行系統研究,對尚未成熟的項目進行預研,對已經成熟的項目制定標準。網絡與交換技術工作委員會將重點開展業務需求方面的研究,包括NGN業務提供方式、各種開放接口的研究對比、開放業務接口的標準化、協議映射、NGN業務總體要求和業務的互通需求與互通方式的研究。在網絡方面,將開展NGN框架、固網智能化標準研究、固定與移動網絡融合的技術、NGN的QoS體系架構、NGN的安全技術和NGN演進方式的研究。在信令和協議方面,將繼續進行IPQoS控制協議的研究和SIP的完善。在終端方面,將重點開展多媒體終端標準的研究。

2、軟交換技術

電話網是中國電信的最大網絡之一,而網絡演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電路交換向NGN演進的過程中應注重網絡的銜接性、業務的連續性以及網絡運營管理的穩妥性。實踐證明,軟交換已經具備替代電路交換設備的能力,靈活提供業務的能力也已經得到驗證,并且,軟交換符合電路交換向分組交換轉型的總體發展趨勢。在語音網絡中引入軟交換技術,應認真研究引入的策略、組網架構和不同廠商業務平臺的互通問題。在電話網向NGN演進的過程中,軟交換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軟交換技術已經成為運營商實現網絡演進的重要技術手段。

軟交換網絡是基于分組交換的網絡,在原有電路交換機的基礎上,將業務功能(業務提供)、控制功能(呼叫和信令控制)和接入功能(中繼和用戶接入)相分離,形成軟交換網絡的應用服務器、控制設備、信令網關和各種接入媒體網關。由于功能的分離,各種接入媒體網關的設置可以更加靈活,軟交換機的控制能力和管理范圍可以很大,業務的提供可以更加豐富、快捷,因此,軟交換網絡的建設也將不同于傳統電路交換網。由于軟交換網絡是基于分組的網絡,其網絡帶寬是共享的,因此,語音和控制媒體流的承載可以是端到端的。

采用軟交換技術實現電話網的演進,使電話網向分組化、寬帶化、智能化的方面發展,將大大提升電話網的業務能力,符合通信網絡的未來發展趨勢。電話網發展的遠期目標是:提供窄帶實時會話控制功能及全部PSTN補充業務特征的軟交換網絡與提供寬帶多媒體會話控制和移動性管理能力的IMS網絡長期并存;構建用戶數據統一集中管理,實現網絡對用戶的可控能力。近期的軟交換網絡,應能夠接入窄帶用戶,解決現有電路交換網的整體轉型問題,并積極拓展寬帶用戶,服務好大客戶。軟交換系統應具有支持寬帶用戶未來向IMS遷移的能力。

2005年,中國電信在深圳進行了軟交換網絡智能化的試驗,并將在長途層面和匯接層面開始商用。

3、網絡智能化

在對現有網絡改動最小的情況下,如何利用現有固定電話網的資源,方便、快捷地向用戶提供更多的增值業務,提升網絡對業務的支撐能力,是固網運營商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用戶需求的多樣化和新業務的不斷涌現,傳統PSTN的業務匱乏和業務開通的復雜成為市場拓展過程中的突出問題。近兩年的技術完善、測試和現網試點工作表明固網智能化是立足現網增值、面向未來演進的有效解決方案,可以充分發揮現有固定網絡的潛能與優勢,最大限度地提高固定網絡的經濟效益,對提升網絡以客戶為中心的管理能力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固網智能化能夠有效地解決增值業務的甄別與觸發,實現用戶數據的集中管理、用戶號碼的可攜帶,提供基于用戶屬性觸發業務的能力,提高運維管理效率,從而屏蔽交換機功能的差異性,增強業務提供能力,加快業務開放的步伐,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充分發揮現有固定網絡的潛能與優勢,最大限度地提高固定網絡的經濟效益。

中國電信在福建等地組織進行了固網智能化試驗,經歷了創意、實驗、測試、驗證、實施和推廣等多個階段,全方位驗證了智能用戶屬性寄存器(SHLR,SmartHLR)的功能、性能和互通性,確定其演進方案、發展策略以及相應的業務開發,充分證明了網絡智能化解決方案是適應中國電信今后發展、提升業務能力的有力武器,對傳統運營商的網絡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中國電信引入SHLR可以解決目前交換網中存在的幾大問題:數據分散維護困難、用戶號碼與物理位置不可分離、僅支持接入碼觸發業務等。通過SHLR能夠做到用戶數據的集中管理,實現用戶號碼的可攜帶,提供基于用戶屬性觸發業務的能力,從而屏蔽交換機功能的差異性,增強業務的提供能力,加快業務開放的步伐,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

實現網絡智能化有多種方案:對于采用新建“匯接局方案”實施網絡智能化的地區,應優先采用“軟交換匯接局完全訪問SHLR”方式實現;對于端局主流機型具備改造能力的地區,應采用“端局方案”;對于已經或可以對匯接局進行升級改造的本地網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采用電路交換方式的“匯接局方案”。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本文章關鍵詞: 交換技術 發展 網絡 
久久亚洲国产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