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07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用戶和運營商都期待著融合 ◆融合為用戶和運營商都帶來更多價值 ◆融合分為業務、終端和網絡的融合 由于IP化,話音和其他業務都會在IP網絡上運行,這就為融合創造了很好的機遇。業務的融合已經開始,運營商之間已經有了全業務滲透的跡象。一些固網運營商希望進入移動運營商的業務領域,移動運營商也希望進入到固網的業務領域,還有有線電視的運營商也希望進入到電信市場中來,有點像圍城一樣,城里人想出去,城外人想進來。 用戶本身就希望各種通信方式能夠融合。一個用戶面臨多種多樣的通信工具,多種多樣的通信終端。用戶希望有移動性、靈活性,同時希望在多種終端上實現一個號碼無縫通信,實現終端移動性、業務移動性和個人移動性。無論是在辦公室、企業網中還是在路上甚至在家里都希望使通信既不中斷又能一站購齊。 運營商也期待著融合,融合可以減少CAPEX(資本支出),比如計費和智能網的硬件、軟件不需要重復投資。另外還會降低OPEX(管理費用支出),降低維護管理以及網絡規劃的成本。對固網運營商來講,希望通過固網智能化,能夠同時滿足用戶移動性的需要,驅動寬帶業務。移動運營商希望通過業務創新增強對新用戶的吸引力,改進室內的覆蓋。對于SP來說希望捆綁固定、移動和寬帶,提供更多的服務,增強用戶可計費的應用。三網融合可以為電信運營商的寬帶化提供內容保證并驅動三重播放業務,為廣電運營商提供新的收費模式,使有線電視網和無線廣播網增值。總之融合可以給用戶和運營商帶來期望的好處。 融合可以細分為業務的融合、終端的融合和網絡融合,視融合程度不同,對客戶的價值也不同,融合程度越來越高,提供的能力、價值就會越來越大。業務融合就是捆綁的服務,一步一步增加業務融合的能力和功能,目標是以移動性接入和設備感知能力為特征,要實現易用、方便、可靠、安全,包括性能最好和價格最優等。對網絡融合而言,分為核心層融合、控制層融合以及應用層融合。終端融合,在手機上面已經可以被感受到。 融合并不排斥多樣性,作為電信網來講,在走向融合的同時仍然保持多樣性。融合對用戶體現外部感受的功能,從ITU對NGN的定義就可以看到,它實際上并不排斥其他網絡能力的實現,當然更強調通過資源控制與管理功能實現對多種業務的支持能力。有人說IMS一定一統天下,但是IMS有很多基于SIP的應用,而對于非SIP則對應有非IMS的存在,IMS和非IMS都是需要的。 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總工程師蔣林濤 下一代網絡業務網要掌控承載網 ◆互聯網和電信網都處于十字路口 ◆IP網要解決安全問題和服務質量問題 ◆下一代網絡要把業務網承載網捆綁起來 互聯網已經成為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為社會信息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安全性、可靠性問題日益暴露出來,所以互聯網發展處于十字路口。而互聯網發展也對電信網造成了沖擊,電信網的發展狀態完全被打亂。現在互聯網、電信網的發展都走到了十字路口,都需要突破,共同方向應該是下一代網絡。對于下一代網絡有幾個問題必須考慮,首先是下一代承載網問題,到底用什么網絡承載這么多業務。其次是下一代業務網到底如何做。 首先是承載網,未來電信網將建立在以IP技術為基礎的承載網上,這樣決定了下一代承載網是分組網。IP網要解決安全可靠問題和服務質量問題,如果沒有服務質量保證,很多業務是沒有辦法開展的,因為要開展某一項業務必須向用戶做出承諾,如果不能做任何承諾是沒有辦法開展業務的。目前互聯網的商業模型是過渡型的商業模型,未來由于產業鏈不良性,需要做出改變。承載網必須要可運營。網絡可運營性是很重要的問題。未來承載網要承載很多的業務,有很多業務需要在很好的質量保證情況之下才有可能提供。比如視頻業務,如果質量達不到不可能讓用戶付錢,而要讓用戶付錢則必須保證質量。另外下一代網絡要能支持多業務,每個業務質量如何保障,需要什么樣的技術支持,目前還沒有一個定論。所以如何在支持多業務的前提下實現質量保障會成為下一代網中一個很大的創新點。 其次是業務網。到目前為止,運營商有寬帶網沒有寬帶業務。97%-98%的業務是互聯網業務,自己的流量只占2%-3%。業務網有兩種發展思路,一種屬于經營性業務網,一種稱為非經營性業務網。經營性業務網可以向用戶做出承諾,比如目前電信網都可以做出承諾。條件是運作業務的人一定要對他所運作的業務所需要的承載網資源能夠掌控。而互聯網大部分是非經營性業務網,因為互聯網企業并不掌握網絡,無法對客戶做出過多的承諾。這種網絡一開始發展沒有問題,但是往后發展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Skype的運營者很難向客戶做出什么承諾。Skype因為不能做任何承諾,所以除了免費以外沒有出路,往后發展就會有很多困難。經營性業務網必須是業務網掌控承載網資源,當掌控以后互聯網很多業務的商業模式就會做出改變。業務網一定要掌控承載網資源,不掌握承載網資源,業務網是發展不起來的,所以下一代網絡要考慮如何把業務網和承載網捆綁起來。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下一篇:全IP下一代網絡體系結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