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07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1994年,中國就是從這里連接國際互聯網骨干節點,從而使前赴后繼的中國網民得以成為地球村的一員的。”前不久,在一次藍海沙龍上,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主任毛偉禁不住感嘆。 的確,對于疾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中國網民所經歷的年代可謂是最風云突變的。但即使2000年左右互聯網的泡沫也沒有遏制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緊接著搜索和電子商務的興起更是帶領中國的互聯網及網民愈加感受到一個真實的虛擬世界,尤其是當前Web 2.0概念的普及、互聯網社區化以及生活服務網絡化的概念更加明顯,人們真正體會到了一張無處不在、觸手可及的信息網絡。 與此同時,移動通信的發展則更為迅速,相對于中國1.6億網民的數量而言,移動通信的用戶數量已經到達6億。在便攜、便捷的需求下,移動互聯網開始成為移動通信與互聯網不謀而合的發展愿景。 掌上沖浪的夢想 互聯網沖浪一度帶給人們暢快淋漓的信息獲知感,這也使人們對互聯網上的信息資源養成了習慣性的獲知欲,但畢竟PC沒有手機便攜,筆記本也沒有PDA小巧,于是,智能手機、可上網的手機等最先成為移動互聯網設備的代表。iPhone、藍莓紛紛因其乖巧、靚麗的外形和玲瓏、豐富的性能被用戶所追捧,WAP日漸成為移動設備接入互聯網的時尚詞匯,信息搜索、新聞早報、郵件查收以及即時通信等應用不斷得到商務及時尚人士的認可。不僅如此,互聯網領域也在爭相服務于移動平臺,基于Web方式的無線訪問,即基于HTTP協議的無線網絡成為習慣于訪問互聯網的用戶轉向移動平臺的自然過渡。 如今的移動互聯網應用足以用異彩紛呈來形容,除了移動平臺的多樣性,還有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的多樣性,用戶不僅可以自主訂制感興趣的互聯網信息,而且可以開通網絡游戲等很多移動互聯的應用。當然,不得不說,多樣性的特征也為移動互聯網內容的服務與提供帶來了些許麻煩,但無論如何,至少在目前階段,人們對移動互聯網的嘗鮮和應用大大覆蓋了對其平臺和應用多樣性的挑剔。 無疑,移動互聯網是一座正在醞釀井噴的金礦,曾經在基于固網實現的應用在移動互聯網中同樣會有應用的空間,甚至由于平臺自身的特點可能還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新應用。正如工業與信息化部電信研究所教授級高工雷震洲算過的一筆賬那樣,如果移動通信的飽和普及率達到80%以上的話,全球移動通信用戶的普及率也會從現在的46%提高到80%,而這個假定的比例也是非常合理的。雷震洲表示,當前移動網絡正在從2G走向3G,甚至走向4G,在無線城市的部署和奧運3G應用的示范作用拉動下,2008年國內移動電子商務應用將更加普及,手機搜索、手機定位、手機游戲、手機音樂等個性化服務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企業移動應用也將更加廣泛。 尤其是對于中國市場而言,今年4月1日,自中國移動對TD進行試商用測試以來,渠道的突破更使得充滿期待的市場一觸即發,十分之一的手機用戶上網便能夠創造百億的市場規模,而隨著3G商用的廣泛鋪開,市場隨時可能出現井噴。可以想象到,全球移動通信用戶已經突破了33億,中國移動手機用戶也已突破了6億,以移動通信為主導的無線互聯網時代必將成為大勢所趨,由此也將帶來市場、技術、應用以及服務空間的融合與統一。 小終端實現大互聯的難題 移動互聯網所帶來的空前的市場空間已經是毋庸置疑了,而且人們還應該感到欣喜的是,由此相關的很多技術的發展空間也將是空前的。據雷震洲介紹,未來移動互聯網發展空間巨大的相關技術有:安全、認證、結算和計費;人機界面;用戶終端接口;QoS;定位與導航;數據庫和遠端服務器;高質量多媒體;遙感與連接;代理服務;移動終端的處理能力;終端重新配置;支持社會/公共/環境服務。然而,上述技術在面對機遇的同時也是會面對一些挑戰的,因此也為移動互聯網的實現帶來了一些難題。 通信業資深專家侯自強在親自使用過普通手機和TD手機上網后,強烈建議TD手機應緊緊抓住移動互聯網的機遇,并總結了阻礙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幾大因素: 1.覆蓋問題和號碼攜帶問題 信號覆蓋是個大問題,如在不同的區域,不同終端的信號強度有很大差異。 2.繳費政策問題 目前的收費政策不太利于用戶使用數據業務,這也使得用戶得不到充分的移動互聯網體驗。 3.手機成本問題 手機價格太高,這對于移動互聯網的推廣是一個不小的阻礙。 4.終端、客戶端軟件問題 不同的終端要使用不同的客戶端軟件,這顯然在推廣移動互聯網時的一個障礙。有很多定制式的互聯移動終端,一旦換了手機就無法使用相應的軟件,但如果終端軟件統一了,用戶就有更多使用移動互聯的便利條件了。 5.應用的方便性還有些欠缺 如果移動終端上網很方便的話,比如“一鍵接入”,這對于用戶來說將是很好的體驗。 不僅如上所述的因素,還有諸如基礎網絡架構部分也為移動互聯網的接入和應用提出了很多的挑戰,雖然運營商和業界廠商在這部分所做的工作和努力已經體現為不斷拓寬的網絡帶寬和不斷加速的信息傳輸等,但在大信息量的訪問和并發訪問以及移動終端的適配性等方面,還需要更多的推進。 此外,移動互聯網由于牽涉到互聯網內容服務提供商的利益,也牽涉到電信運營商的利益,因此,在商業模式上還存在很大的爭議。日前國內無線城市項目的實施就是一種互聯網惠及大眾的嘗試,業內很多專家由此也建議對于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也需要采取市政支持的方式,但不管怎樣,在資費及商業盈利方面,人們都不希望將運營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縱觀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毫不夸張地說,網民,尤其是年輕一代的網民,對互聯應用的熱切追捧著實成為最強健的推動力,他們也是最龐大的消費群。然而,在互聯網愈加真實的今天,移動互聯網憑借其更加便捷的特性必將成為互聯網時代的新寵,只是面對技術和商業模式等門檻還必須經歷其成熟前的考驗。 然而,高昂的手機上網費用、蝸牛一樣的網速、不成熟的商業模式以及混亂的移動網絡秩序讓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舉步維艱.曾有業內人士認為3G能夠拓開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之路,但這也只是網速的改善罷了.就國內而言,移動網絡提供商的壟斷地位就注定了移動互聯網不存在公平的競爭環境,也不太容易出現低廉的上網費用.所以說,要享受移動互聯網便捷的服務還需要一個曲折的過程.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上一篇:詳解WCDMA軟搬遷割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