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4-29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連接的價值等于相關軟件應用功能的倍數——這是Traver Green Kennedy在摩爾定律、Metcalfe定律之后,提出的IT技術與產業發展的第三大定律。在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這一理論更是不斷得到印證。 在這個理論的指導下,更多人在努力讓網絡連接下的個體在互聯網的作用下運作更加高效,從局域網到ERP,從單獨的功能軟件到OA,從信息孤島到協同。如今,站在潮頭的是遠程接入——這種在服務器上100%地安裝、管理、支持和執行應用程序的計算模式,極大地節省了設備成本的同時大幅度提升了企業的辦公效率,幫企業更好地接入信息化的高速公路。而來自西安的瑞友,正是實現這一“連接”價值的佼佼者。 提升連接效率——接上木桶最短的木板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決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這就是著名的木桶理論。 “在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溝通問題則往往是那塊最短的木板。”瑞友總經理賀雷先生表示:“很多企業經過多次信息化的過程,導致網絡和應用系統很亂,有的企業攤子鋪得很大,各地都有分公司,導致各模塊、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信息流動不暢,從而影響組織的運作! 西安瑞友的遠程接入平臺是一種基于SBC技術新產品,采用的是一種在服務器上100%的安裝、管理、支持和執行應用程序的計算模式。所有的計算都是在服務器端完成,在網絡上只傳輸鍵盤、鼠標點擊和屏幕更新信息,應用性能與網絡的帶寬無關;客戶端無需安裝任何程序,無需任何計算能力,也不需要進行任何維護。在應用上,能夠將企業基于局域網的應用直接延伸到互聯網,而不需要進行任何變動。從而實現應用、數據和安全的集中化管理,提高了企業的效率和生產率,降低企業信息系統的總體擁有成本。 “SBC模式的應用跟平臺上發布的程序毫無關系,不管你上面是使用C/S架構的軟件、B/S架構的軟件,WINDOWS操作系統、LINUX操作系統都沒有關系。所有的應用都可以基于這個平臺發布! 這種基于服務器計算模式的遠程接入平臺,能夠將C/S架構的產品WEB化,所有的計算都在服務器端進行,網絡上傳輸的僅僅是屏幕更新和鼠標鍵盤信息,并通過SSL數據加密方式保證數據的安全。其自身所具備的獨特優勢。由于傳輸的數據小,對帶寬的要求低,對客戶機的要求極低,即使是386CPU,640K內存的PC機也能訪問。 瑞友的相關數據顯示:通過這種方式,企業原有的信息化投入都能有效,企業IT系統的運轉效率提高60%,投資節省80%。 相關專家也表示,遠程接入系統同時解決了信息流動的安全和快捷問題,遠程接入成為企業信息化的最好選擇,無論是企業原有信息化系統的升級,還是企業信息化改造,都能有效解決。 市場膨脹——站在藍海邊上 雖然藍海理論已經不再新鮮,但遠程接入市場卻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藍!薄畔⒒睦顺、中國多達數十萬家大小企業、ERP、OA等上有軟件的普及……這一切,都為遠程接入的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數據顯示,全球接入架構市場以11.7%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發展,到2007年市場容量將超過216億美元,在中國,2006年中國遠程接入市場增長速度達到100%,國內市場總量超過1億元,2007年同樣以超過100%的速度增長,而這些市場份額,被瑞友、思杰等幾大廠商分食。 “由于遠程接入系統是一種通用型產品,它不分行業、不分操作系統,無論是生產型企業還是知識型企業都能適用,大到數萬人、小到幾個人都有相應解決方案,因此其市場容量是巨大的!比鹩芽偨浝碣R雷先生表示——作為中國最大的遠程接入服務提供商,瑞友已經連續多年在中國的遠程接入市場上領跑。 高速的發展并不意味著遠程接入市場已經成熟,相反,更多企業的領導甚至CIO并不知道遠程接入為何物,更不知道它對企業意味著什么,而瑞友在做好自身的同時,也不斷進行“布道”,讓更多的企業及其領導人認識到遠程接入帶來的便利與節約。 打造IT服務——風物長宜放眼量 “我們的目標是做到中國遠程接入行業的第一!”賀雷表示——目前,瑞友在中國遠程接入行業中僅次于思杰——這一全球最大的服務器計算模式技術的供應商。通過其與微軟的授權優勢,思杰在全球遠程接入領域都有著不俗的表現,而瑞友的技術人員也表示,他們正在突破其技術壁壘。 “技術之外,瑞友遍布全國的渠道讓瑞友的技術支持在用戶需要的時候隨時出現在他們身邊!辟R雷表示:“這是思杰等國際企業無法做到的,而一些國內其他廠家還沒有能力建設如此龐大的服務網絡!痹谶h程接入市場井噴之前,瑞友已經做好準備。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上一篇:企業網絡管理員如何有效果封殺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