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OSPF是一項鏈路狀態型技術,比如路由選擇信息協議(RIP)這樣的距離矢量型技術相對。完成各路由選擇協議算法的兩大功能:路徑選擇和路徑交換。
OSPF是一種內部網關協議(IGP),也就是說它在屬于同一自治系統的路由器間發布路由信息。
OSPF是為解決RIP不能解決的大型、可擴展的網絡需求而寫的OSPF解決了以下問題: *收斂速率 *對可變長度掩碼(VLSM)的支持 OSPF、RIPV2支持VLSM,RIP只支持固定長度子網掩碼(FLSM) *網絡可達性 RIP跨度達16跳時被認為是不可達,OSPF理論上沒有可達性限制 *帶寬占用 RIP每隔30秒廣播一次完整路由,OSPF只有鏈路發生變化才更新 *路徑選擇方法 RIP是基于跳數選擇最佳路徑的,OSPF采用一種路徑成本(cost)值(對于Cisco路由器它基于連接速率)作為路徑選擇的依據。OSPF與RI P、IGRP一樣直持等開銷路徑
OSPF信息在IP數據包內,使用協議號89 OSPF可以運行在廣播型網絡或非廣播型網絡上
在廣播型多路訪問拓樸結構中的OSPF運行
Hello協議負責建立和維護鄰居關系 通過IP多目組廣播224.0.0.5,也被稱為ALLSPFROUTER (所有SPF路由器)地址,Hello數據包被定期地從參與OSPF的各個接口發送出去。
Hello數據包中所包含的信息如下: *路由器ID 這個32比特的數字在一個自治系統內唯一的標識一個路由器。它缺省是選用活躍接口上的最高IP地址。這個標識在建立鄰居關系和直轄市運行在網絡中S PF算法拷貝的消息時是很重要的。 *HELLO間隔和DOWN機判斷間隔(dead interval) HELLO間隔規定了路由發送HELLO的時間間隔(秒)。DOWN機判定間隔是路由器在認為相鄰路由器失效之前等待接收來自鄰居消息的時間,單位為秒,缺省是H ELLO間隔的4倍。 *鄰居 這些是已經建立了雙向通信關系的相鄰路由器 *區域ID 要能進行通信,兩臺路由器必須共享一個共同的網絡分段 *路由器優先級 這8個比特數字指明了在選擇DR和BDR時這臺路由器的優先級。 lDR和BDR的IP地址 *認證口令 *未節(stb)區域標志
OSPF數據包頭中的各個域: *版本號 1(字節數) *類型 1 HELLO 鏈路狀態請求 鏈路狀態更新 鏈路狀態確認 *數據包長度 2 *路由器ID 4 *區域ID 4 *校驗和 2 *認證類型 2 *認證 8 *數據 可變的
指定路由器DR和備用指定路由器BDR 在一個以太網分段這樣的多路訪問環境中的路由器必須選舉一個DR和BDR來代表這個網絡。在DR運行時,BDR不執行任何DR功能。但它會接收所有信息,只是不做處理而已,由D R完成轉發和同步的任務。BDR只有當DR失效時才承擔DR的工作,
DR和BDR的價值: *減少路由更新數據流 DR和BDR為給定多路訪問網絡上的鏈路狀態信息交換起著中心點的作用。每臺路由器都有必須建立與DR和BDR的毗鄰關系,DR向多路訪問網中的所有其它路由器發送各路由的鏈路狀態信息。這一擴散過程大大減少了網絡分段上與路由器相關的數據流。 *管理鏈路狀態同步 DR和BDR可保證網絡上的其它路由器都有有關于網絡的相同鏈路狀態信息 毗鄰關系是存在于路由器與其DR和BDR之間的關系。毗鄰的路由器將具有同步的鏈路狀態數據庫 選舉DR和BDR時,路由器將在HELLO數據包交換過程中查看相互之間的優先值。
根據下列條件確定DR與BDR *有最高優先級值的路由器成為DR *有第二高優先值的路由器被稱為BDR *優先級為0的路由器不能作繭自縛為DR或BDR,被稱為Drother (非DR) *如果一臺優先級更高的路由器被加到了網絡中,原來的DR與BDR保持不變,只有DR或BDR它們失效時才會改變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