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2007年,FTTH產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EPON設備互通測試的順利進行,為FTTH建設掃清了設備標準上的疑慮。同時,FTTH產業鏈的各大廠商也紛紛加大投入,做好了大規模建設前最后的沖刺準備。近日,記者就FTTH產業的發展熱點問題采訪了中興通訊有線產品市場總監許志成、烽火科技技術副總工王建利、康寧光纜系統副總裁徐建國和長光科技技術經理胡保民幾位產業專家,以供業內人士分享。 如何看待當前國內FTTX建設和XDSL建設的關系? 王建利:FTTH和ADSL的建設和應用主要根據不同區域劃分的。對于高端用戶和新型住宅,直接裝FTTH更為合理,雖然短期內FTTH安裝費用要高于ADSL,但長期看FTTH更具優勢,因為光纖造價比銅更為低廉,而且也利于環保。當然,對于已經鋪有大量銅纜的地區,為了合理應用資源,采用FTTN+ADSL模式更為實際,隨著寬帶需求的增加,該模式也可以向FTTH演進。 許志成:用戶寬帶,在光纖接入點下移的過程當中,出現了FTTB、FTTN等多種制式,由于國內環境比較復雜,老城區的銅纜還會存在一段時間,所以當前是PON技術和DSL技術的一個混合應用階段。它們是可以并存發展的,但這個并存時間隨時可以根據光纖接入點的下移范圍而改變。 中國FTTH發展的挑戰因素在哪? 徐建國:康寧公司對中國FTTH的發展很有信心。但中國FTTH發展面臨兩大挑戰因素。 第一是FTTH內容落地問題。FTTH建設分為硬件建設和內容提供,前期的硬件建設很大動力來源于后期的內容跟進,因為后期內容的提供直接關系到前期建設成本的回收問題。由于像IPTV這樣可以支持FTTH后期內容提供的元素還不很明朗,所以電信運營商前期的FTTH建設就不是太堅定。 第二是FTTH建設標準的統一。中國省份眾多,要建FTTH必需要有統一的標準,這個標準取決于電信運營商對地方整合的力量的大小以及地方對電信運營商的支持。統一的標準才有利于供貨商對FTTH產業鏈的支持。 中國FTTH如何降低成本? 徐建國:從康寧角度,PON的無源設備降價的空間已經比較小,大部分降價空間應該在光模塊等有源設備。降低這些有源器件成本更多需要國家的規劃支持,FTTH屬于電信設備基礎建設,國家大規模規劃帶來的規模采購才會降低這些器件的生產成本。舉例來說,在FTTH推廣較好的韓國,樓宇建設必需與FTTH鋪設掛鉤,這類政策都積極推動了FTTH建設。 王建利:根據電信總工韋樂平的分析,國外FTTH建設成本主要來自勞務費,而由于中國勞務費低,中國FTTH成本主要來自ONU需要的大量器件模塊,所以降低國內FTTH建設成本主要就在于器件成本的降低。另外,由于在許多國內大中城市,從電信局到光纖入戶不足兩公里的就占到家庭數量的70%-80%,所以國內在建設GEPON時,未必要以20公里的傳輸距離標準來使用功率器件,可根據具體情況適量減少一定功率器件,這也是一種降低FTTH成本的方法。 胡保民:中國FTTH成本主要集中在無源和有源設備。無源設備廠商通過新型加工工藝的使用和規;a,可以降低一定成本。對于有源設備,核心芯片和光模塊占到了ONU其設備成本的70%-80%,芯片價格仍有下降空間。因為其制造原材料低廉,我們預計光模塊大概還能下降20%-30%。 FTTH設備廠商如何應對多種接入技術并存的局面? 許志成:中興通訊對于FTTx光接入的理解不僅僅局限于EPON技術本身,而是著眼于整個接入層網絡的接入承載。從依托于銅線的面向NGN的綜合接入和DSLAM,到綜合接入或DSLAM的EPON單板混插,到集MSTP、EPON、GPON等技術一體的統一光接入平臺,中興通訊的ZXA10正是實現統一平臺的基礎。另外,EPON和GPON的網絡拓撲結構是一樣的,暫時的爭議不會牽制到技術的應用。 王建利:目前廠商設備都有多種接入技術,不同板卡可支持ADSL(DSLM)、EPON和GPON等技術。這種多模設備很有意義,目前先用DSLM卡,等換EPON隨時可以根據需求換板卡。新技術演進都有一個過程,對中前期過渡技術的支持很重要。 請將GPON和EPON做一下比較。 王建利:EPON是基于以太網,支持IP,成本相對較低,技術更為成熟,而且已有規模應用。而GPON技術和設備雖然在傳輸能力、速率靈活性和分路比等方面有優勢,OAM功能和保護也相對完善,支持TDM業務承載,但技術實現復雜,產業鏈不齊全,尚不具備規模商用能力。如果是光纖到戶,EPON顯然更為合適。 胡保民:在可實現業務上,目前GPON和EPON在可以相互替代,所以現在討論EPON、GPON技術區別帶來的業務差距意義不大。在標準上,中國的EPON標準已經相當完善,EPON的互通測試標準也已經通過,而關于GPON標準正在送審。在成本上,EPON和GPON差距較為懸殊,GPON的成本相對較高,估計目前GPON成交價至少是EPON的兩倍。在成熟產品上,國內EPON設備已經開始使用成熟芯片,而GPON目前的成熟芯片較少。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